-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平凉地区基层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助推下,加强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是甘肃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着眼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部署。如何在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活化利用文物,让文物资源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文物资源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长远发展,是基层文博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文章旨在研究平凉地区6座县级基层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情况,剖析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更有助于基层博物馆文物活化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平凉地区;文物概况;活化利用;对策
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5.11.019
1平凉地区基层博物馆及文物活化利用现状
随着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基层博物馆得到极大发展,成为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凉地区县级国有博物馆6座,现对其基本情况和文物活化利用现状略作介绍。
1.1基层博物馆基本情况
平凉地区6座县级博物馆中有二级博物馆3座、三级博物馆1座、未定级博物馆2座。除崇信县博物馆外,其余县级博物馆均被列入第一批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各馆馆藏文物共计37591件(套),从业人员163名(在编人员82名),展陈面积共计7840平方米,展出文物合计2115件(套),约占藏品总数的5.63%(表1、表2)。
1.2陈列展览
据统计,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平凉基层博物馆共自行策划或引进各类临时展览26个,平均每馆4.3个,基本每季度一个新展览。同时,各馆坚持让文物“走出去”的策略,着力提升地域历史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由平凉市博物馆牵头整合全市文物资源推出的“和合一观—平凉金铜造像艺术展”“镜鉴千秋·端行万里—平凉百件馆藏精品铜镜联展”已在天津、宁夏、邯郸、济宁、银川等博物馆展出。灵台县博物馆、泾川县博物馆等博物馆还积极参加由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的“触目皆琳琅—甘肃古代玉器特展”“雄才大略汉武地—刘彻和他的时代”特展和“曌—武则天和她的时代”等影响力较高的展览。
1.3社教活动
各馆紧抓青少年这一关键群体,有效利用重要节日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教育,利用文物资源开展历史文化教育,使博物馆教育活动由原来的“讲解员说—观众听”的传统模式向“社教人员引导—亲身参与—主动体悟”的多维化转变。例如,华亭市博物馆结合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推出“安口窑滴水观音的虹吸原理”教学课程,通过滴水观音这一文物实例生动解释了虹吸现象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应用,让学生在课堂掌握自然科学原理的同时,感受古代先民的创造力,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2平凉地区文物活化利用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看到成效的同时,平凉各基层博物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对进一步提升文物活化利用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走访调查并查阅近三年的考评资料发现,这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资金支持、学术研究、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多个方面。
2.1人才管理机制
与各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员座谈发现,当地政府对博物馆编制管理较为严格,人才引进工作需报编办、人社局等部门审批,导致各博物馆编制增加程序烦琐,人才引进自主权较小。据统计,平凉地区基层博物馆在编人数合计82人,平均每馆不到14人。崇信县博物馆、静宁县博物馆等博物馆的在编人数少于平均数,分别为9人、5人。其中专业技术岗位39人,约占总人数的42.86%,而泾川县博物馆、静宁县博物馆等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在编人数的33%,且部分人员从事相关管理工作。从学历来分析,本科及以下学历者占绝大多数,硕士以上学历的共6人,仅占总数的7.32%。由此可知,平凉地区基层博物馆人才队伍规模弱小、专业性不强,很难适应博物馆业务需求和文物工作蓬勃发展的总体趋势。
2.2资金支持
自2008年全国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各基层博物馆的基本条件得到根本性转变,免费开放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文物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目前各县级博物馆均已建成或正在修建新馆。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崇信县博物馆除免费开放经费外,当地政府每年为博物馆配套文物保护经费10万元,并纳入财政年度预算,主要用于文物征集、文物保护。另外,结合于家湾西周墓地文物移交等重点工作,拨付了专项经费约40万元,用于这批文物的宣传、研究、展示工作。其余各县地方财政对博物馆资金支持力度较弱。同时,由于单位编制较少,各馆因工作需求不得不增加临聘人员数量,50%以上的免费开放经费用于临聘人员工资及社保支出。
2.3学术研究
近几年,随着对研究工作的重视,各县级博物馆学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平凉各县博物馆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5篇,独自承担省市研究课题3项,出版相关专著2部,均较好地完成《甘肃省博物馆免费开放绩效考评办法》相关指标要求。然而,笔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