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医学皮肤科儿童下肢溃疡病例查房课件
演讲人
前言
在儿科皮肤科病房,儿童下肢溃疡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创面,从先天性血管畸形到感染后继发溃疡,病因复杂且愈合缓慢。记得三年前,一个8岁的女孩薇薇,被爸爸背进病房,孩子的左小腿有一个4cm×5cm的溃疡,边缘像锯齿一样隆起,创面覆盖着黄绿色的腐肉,渗出的液体把裤子浸出深色的印记。“医生,这溃疡在县城医院治了两个月,换了几十种药,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大,孩子现在连路都不敢走。”爸爸放下孩子时,我注意到他的胳膊上有几道深深的勒痕——为了不让孩子走路时碰到伤口,他已经背了整整一个月。
儿童下肢溃疡与成人相比有显著差异:儿童皮肤再生能力强,但下肢血管纤细,一旦出现溃疡,局部血液循环比成人差30%,比如同样大小的静脉性溃疡,儿童愈合时间比成人长2-3周;孩子活动量大,溃疡容易受到摩擦和污染,继发感染的概率是成人的2倍,常从单纯溃疡发展为蜂窝织炎;婴幼儿无法准确描述疼痛部位和性质,往往在溃疡出现恶臭或出血时才被发现,此时可能已合并骨髓炎。
前言
很多家长对儿童下肢溃疡认知不足,常把溃疡当成“普通伤口”用紫药水涂抹,导致创面与敷料粘连,换药时撕裂新生组织,或因“急于求成”用民间偏方(如草药外敷),引发过敏反应,使溃疡面积扩大。这次组织护理查房,一方面是想让科室医护人员系统掌握儿童下肢溃疡的护理要点,尤其是不同病因溃疡的换药技巧和体位管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具体病例,让大家更关注患儿的病因追溯和功能保护,在护理中既能促进创面愈合,又能避免肢体活动受限,守护孩子正常行走的权利。
病例介绍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位儿童下肢溃疡患儿,小杰,7岁,男孩,半年前左踝关节扭伤后,局部出现红肿,在社区医院按“软组织损伤”贴膏药治疗,红肿消退后留下一个小硬结。
三个月前,硬结处破溃,流出淡黄色的液体,妈妈用碘伏消毒后涂红霉素软膏,并用纱布紧紧包扎。但溃疡不但没愈合,反而扩大到3cm×2cm,边缘发黑,中间有腐肉,孩子说“走路时像针扎一样疼”,晚上睡觉时总把腿翘在墙上,说“这样舒服点”。
一周前,溃疡周围皮肤突然红肿发热,孩子发烧到39℃,妈妈才带他来医院。检查可见:小杰左小腿中下段有3cm×3.5cm的溃疡,创面基底60%为黑色坏死组织,40%为红色肉芽,渗出量多(每天需更换3次敷料);溃疡边缘皮肤呈暗红色,触之发硬,按压时孩子哭闹躲闪;下肢静脉超声显示左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提示静脉回流障碍;血常规白细胞15×10⁹/L,C反应蛋白80mg/L(提示感染)。
病例介绍
结合病史和检查,诊断为“静脉性下肢溃疡合并感染”。沟通时,小杰妈妈拿出一个装满药膏的塑料袋:“这些药都试过了,是不是这孩子的体质特殊,就好不了了?”我轻轻揭开敷料,溃疡处散发着淡淡的臭味,我说:“不是体质问题,是护理方法不对,静脉性溃疡不能包得太紧,得让血液回流顺畅才行。”
护理评估
为制定精准的护理方案,我们对小杰的溃疡和全身情况做了全面评估。
生理方面,小杰体重21kg,左小腿溃疡面积3cm×3.5cm,深度达皮下脂肪层(Ⅱ度溃疡),渗出量为中度(每天需更换2次敷料);下肢周径测量显示,左小腿比右小腿粗1.5cm;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但抬高下肢30秒后,溃疡周围皮肤苍白,放下后15秒才恢复红润(提示静脉回流障碍);体温38.5℃,精神状态尚可,但食欲比平时减少一半。
心理层面,小杰因疼痛和活动受限,变得沉默寡言,以前喜欢踢足球,现在看到同学踢球就躲得远远的;妈妈因为孩子的溃疡反复不愈,出现焦虑情绪,每天晚上要起来好几次查看孩子的伤口,严重影响睡眠。
护理评估
家庭护理方面,存在三个明显误区:一是包扎过紧,影响静脉回流,加重溃疡;二是用碘伏频繁消毒,导致创面周围皮肤干燥脱屑;三是没有进行正确的体位管理,孩子长时间下垂下肢,不利于溃疡愈合。
通过评估我们发现,小杰的下肢溃疡源于“静脉回流障碍→局部组织缺血→外伤诱发→护理不当加重”的链条。护理重点不仅是清创换药,更要改善下肢静脉回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让家长明白“正确的体位管理比昂贵的药物更重要”。
护理评估
为制定精准的护理方案,我们对小杰进行了全面评估。
生理方面,小杰体重21kg,左小腿溃疡面积3cm×3.5cm,深度达皮下脂肪层(Ⅱ度溃疡),渗出量为中度(每天需更换2次敷料);下肢周径测量显示,左小腿比右小腿粗1.5cm;足背动脉搏动正常,但抬高下肢30秒后,溃疡周围皮肤苍白,放下后15秒才恢复红润(提示静脉回流障碍);体温38.5℃,精神状态尚可,但食欲比平时减少一半。
心理层面,小杰因疼痛和活动受限,变得沉默寡言,以前喜欢踢足球,现在看到同学踢球就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