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对一道轻杆关联物体试题的深度探讨
摘要:详细探讨了一道轻杆关联物体试题情境和解析的自洽性,同时借助计算机数值模拟和仿真实验等方式,对如何将绳杆关联问题可视化进行了探索尝试,以期为试题命制和教学备考提供参考。
关键词:轻杆关联;深度探讨;可视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24)11-0068-4
1问题的提出
高中阶段涉及绳杆关联物体运动规律的问题,分析时常用到动力学、能量和动量等知识,综合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因而是试题命制的热点和教学的重难点。有关绳杆关联物体的创新试题层出不穷,但这类问题复杂多样且隐蔽抽象,导致试题容易出现情境或解析不自洽的情形,在教学备考中也经常陷入困惑或误区。下面选取在教学中遇到的一道轻杆关联物体试题,详细探讨情境和解析的自洽性,并尝试将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可视化以方便直观研究。
2轻杆关联试题的深度探讨
例1如图1所示,A、B两小球质量均为m。A球穿过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B球穿过光滑竖直长杆,杆和圆轨道均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的延长线过轨道圆心O,两球用轻质铰链与长为l(l>2R)的轻杆连接,连接两球的轻杆能随小球自由移动,其中M、N和P三点分别为圆轨道上最低点、圆心的等高点和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A球在M点获得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并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在M点的初速度大于5
B.当A球到达P点时,B球的加速度为0
C.A球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A球的速度一直减小
D.当A球经过杆与圆轨道相切的Q点(图中未画出)时,B球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本题考查轻杆关联问题,巧妙设计两小球分别做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增强了情境的复杂性和考查的综合性,类似本题情境的问题曾在笔者执教学校以及网络上各大物理交流群引起热烈讨论。本题的参考答案为B、D选项,解析为:若A球恰能过P点,则A球在P点的速度须大于0,又此时B球的速度为0,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v2mg2R,联立解得v02,A选项错误;因为A球在P点时B球的速度为0,此时B球受力平衡,故aB=0,B选9b1b1e7352054464c797d3ca470e7189项正确;在A球从M运动到P的过程中,B球的速度先增后减,故A球的速度也先增后减,C选项错误;A球运动到Q点时,设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有vA=vBcosθ,根据数学知识可知此时θ最大,即cosθ最小,vB最大,D选项正确。
我们不妨类比做竖直上抛的物体运动到最高点的情境,可知B选项认为B球的速度为0时其受力平衡并不严谨。有观点认为,此时A、B球加速度aA、aB沿杆分量应相等,因此aB=aA=,这种说法也不对,因为A球也在绕B球做圆周运动,由加速度关联有aA=-+aB,故应为aB=v(+)。而A、B球的速度只是沿杆分量相等,不一定是正相关,C选项有待商榷。D选项中虽然cosθ最小,但由于vA也在变化,因此并不能确定是否vB在该处最小。
显然,在讨论本题时,需要关注A、B球的速度和加速度随A球在圆轨道不同位置处的变化规律,可用A球转过的角度来描述位置,并做如下分析:设初始时A球的速度为v0,AO连线转过α角时,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A、B球的速度分别为vA和vB,整体位形如图2所示。由几何关系有
在地面系中,B球的加速度aB=沿轻杆方向,A球的加速度可分解为沿圆轨道切向aAt=和径向a=,设轻杆对A、B球的作用力大小为T,由动力学规律有
-mAaAt=mAgsinα+Tsin(α-θ)(2)
mBaB=-Tcosθ-mBg(3)
联立(2)(3)式可得
-mAaAt=mAgsinα+mB(aB+g)(4)
根据运动关联有
vBcosθ=vAsin(α-θ)(5)
由系统能量守恒得
mv=mv+mv+mgh+mgh(6)
其中,hA=R(1-cosα),hB=lcosθ+hA-l。联立(5)(6)式可解得
vA=(7)
vB=(8)
接下来,分别将(1)(5)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得
Rcosα=lcosθ(9)
acosθ-vsinθ=
asin(α-θ)+vcos(α-θ)(-)(10)
其中,=(11)
联立(4)(9)(10)(11)式,可解得
注意到(7)(8)(12)(13)式中的θ和α并不独立,而是满足(1)式的约束,若再将上述各式和(1)式联立便可推出vA(α)、vB(α)、aAt(α)和aB(α)的表达式,由于表达式均较为冗长,故此处不列出,借助计算机软件可视化可方便、直观地研究各量随α的变化规律。令l=2m,R=0.5m,g=9.8m/s2,并依次令v0=4m/s、6.261m/s、8m/s和12m/s,借助Matlab软件分别绘制出vA、vB、aAt和aB随α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一新生入学数学摸底测试题.doc VIP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文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共291题).pdf VIP
- 儿童全麻下口腔治疗护理.pptx VIP
- 苏G9401 120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图集(冷扎带肋钢筋).docx VIP
- (2024秋新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1.2探索智慧温室大棚 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信息科技》(教科版).docx VIP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嵌入式系统设计师(综合知识)》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 14449小学课程与教学设计-电子教辅.pdf VIP
- 日产-贵士-产品使用说明书-贵士 2014款-VLJALPZE52EX7DE5-GUEST用户手册.pdf VIP
- 皮肤科简介PPT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