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耳鼻喉科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伴鼓室积液伴耳闷查房穿刺处理课件.pptxVIP

2025 耳鼻喉科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伴鼓室积液伴耳闷查房穿刺处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耳鼻喉科小儿分泌性中耳炎伴鼓室积液伴耳闷查房穿刺处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清晨的阳光透过耳鼻喉科病房的窗户,照在治疗室的耳内镜设备上。我站在护士站整理今日查房资料时,4床小宇妈妈又攥着病历本走过来:“护士,孩子昨晚又说耳朵闷得慌,翻来覆去睡不着,这穿刺到底安全吗?”她眼底的红血丝和颤抖的尾音,让我想起近半年来经手的12例类似病例——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OM),这个被称为“儿童听力隐形杀手”的疾病,正以15%-20%的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悄然影响着无数家庭。

分泌性中耳炎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耳闷为主要特征,若不及时干预,不仅可能导致传导性耳聋,还会影响患儿语言发育、学习能力,甚至引发心理问题。而鼓膜穿刺术作为清除鼓室积液的关键手段,虽操作微创,却因患儿年龄小、配合度低、家长认知不足,对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前言今天的查房,我们将围绕5岁患儿小宇的病例展开,从评估到干预,从并发症预防到健康教育,一步步梳理这类患儿的全程护理要点——因为每一次穿刺不仅是技术操作,更是一场与患儿的“温柔博弈”,与家长的“信任共建”。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小宇,今天咱们比赛谁先把体温表夹好,好不好?”我蹲在4床床边,看着这个圆脸蛋的小男孩正盯着床头的卡通贴画发呆。他妈妈告诉我,这孩子上周开始总说“耳朵像被棉花堵住”,看电视要调大音量,幼儿园老师也反映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外院查声导抗提示“B型曲线”,转诊到我们科时,耳内镜下可见鼓膜内陷、呈琥珀色,光锥消失,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伴鼓室积液”,保守治疗(鼻喷激素+黏液溶解剂)1周效果不佳,今日拟行鼓膜穿刺抽液。

小宇的病历本上,详细记录着:5岁,男,无过敏史,3个月前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纯音测听示气导平均听阈35dB(正常≤25dB);颞骨CT显示鼓室密度增高,未见骨质破坏;鼻咽侧位片提示腺样体占后鼻孔2/3(腺样体肥大是儿童SOM的常见诱因)。

病例介绍“医生说积液太多,吃药排不出来,必须穿刺。”小宇妈妈翻出手机里的检查报告,声音发紧,“可他才5岁,穿刺疼不疼?会不会留后遗症?”她的问题,正是我们查房需要解答的核心——如何通过精准评估和细致护理,让这对母子放下顾虑,安全度过穿刺期。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查房时,我带着责任护士小张一起,从“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对小宇进行评估:

健康史与致病因素小宇3个月前的感冒是重要诱因——上呼吸道感染时,咽鼓管黏膜肿胀、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负压,进而积液。此外,腺样体肥大堵塞咽鼓管咽口,进一步加重了中耳引流障碍。

身体状况评估耳部症状:主诉“耳朵闷、像有东西堵着”,无耳痛(区别于急性中耳炎);耳镜检查见鼓膜内陷、色泽浑浊,透过鼓膜可见液平面(“气泡征”);音叉试验(韦伯试验偏向患侧,林纳试验气导<骨导)提示传导性听力下降。

全身情况:体温36.8℃,无发热;呼吸平稳,鼻腔检查见双侧下鼻甲稍肿胀,无脓性分泌物(排除急性鼻窦炎);扁桃体Ⅰ度肿大,无充血。

行为观察:小宇因耳闷烦躁,频繁用手抓耳,语言交流时需重复提问才应答,夜间睡眠易醒(耳闷影响舒适度)。

心理社会评估小宇对穿白大褂的医护有明显恐惧(见到我时往妈妈怀里缩),属于“分离焦虑期”儿童;家长对穿刺术认知不足,存在“怕疼、怕留疤、怕影响听力”的三重担忧,反复询问“穿刺后耳朵会不会聋”“多久能恢复”。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我们梳理出4项核心护理诊断:舒适度改变:耳闷、耳胀与鼓室积液、中耳负压有关依据:患儿主诉耳闷,频繁抓耳,睡眠质量下降。有感染的危险与鼓膜穿刺后外耳道开放、患儿免疫力较低有关依据:穿刺会造成鼓膜微小穿孔,若护理不当(如进水、用力擤鼻)可能继发感染。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分泌性中耳炎病因、穿刺术配合及术后护理知识依据:家长反复询问穿刺风险,对“为何必须穿刺”“术后如何护理”认知不足。

焦虑(患儿及家长)与疾病不适、对穿刺术的未知恐惧有关依据:患儿抗拒检查,家长反复确认“安全吗”,语速加快、双手紧握。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针对诊断,我们制定了“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目标,并细化为可操作的护理措施:

目标1:30分钟内缓解患儿耳闷不适,提升舒适度措施:

环境干预:将病房调至24℃、湿度55%(适宜温度缓解黏膜充血),播放小宇喜欢的《小猪佩奇》音频,分散其对耳闷的注意力。

体位指导:协助取侧卧位(患耳朝上),轻拍背部安抚,利用重力促进积液流动(虽无法排出,但可暂时减轻闷胀感)。

鼻腔护理:遵医嘱予0.5%呋麻滴鼻液(儿童专用浓度),每侧鼻孔滴1滴,每日3次(收缩鼻黏膜,改善咽鼓管通气)。

目标1:30分钟内缓解患儿耳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