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节能改造的传热系数控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门窗节能改造的传热系数控制

作为在建筑节能领域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老门窗人”,我常跟同行说:“建筑节能像一场接力赛,外墙保温是第一棒,屋面隔热是第二棒,可最容易掉棒的,往往是门窗这一棒。”数据不会说谎——根据住建部相关统计,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以上,而门窗作为建筑围护结构中热交换最活跃的部分,贡献了其中40%-50%的能耗。这背后的核心指标,就是传热系数(K值)。今天咱们就围着“如何控制建筑门窗节能改造中的传热系数”这个话题,从原理到实践,掰开了揉碎了聊。

一、先搞明白:传热系数为啥是门窗节能的“命门”

要控制传热系数,首先得知道它到底是什么。简单说,传热系数(K值)指的是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外门窗两侧空气温差为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单位是W/(㎡·K)。数值越小,说明门窗的隔热保温性能越好——就像给房子穿了件更厚的羽绒服,冬天不让暖气往外跑,夏天不让热气往里钻。

举个身边的例子:老家有套90年代建的老房子,用的是单层普通玻璃、木窗框,冬天窗户内侧经常结霜,手摸窗框能明显感觉到凉气往屋里钻。后来用红外热像仪测了测,这扇老窗户的K值居然超过6.0W/(㎡·K),而现在新建建筑要求的K值标准是2.0W/(㎡·K)以下,差距一目了然。住户王阿姨跟我抱怨:“以前冬天开暖气,室温勉强18℃,交的暖气费有一半都从窗户跑了。”这就是传热系数过高最直接的后果——能耗高、体感差、钱包遭罪。

更关键的是,门窗的传热系数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是否符合节能标准。现在很多城市推行“近零能耗建筑”,要求K值低于1.0W/(㎡·K),这就逼着咱们在改造时必须把传热系数控制到位,不然再漂亮的外立面、再先进的新风系统,都可能被这扇“漏风的窗”拖后腿。

二、找对病因:哪些因素在“拉高”门窗的传热系数?

要控制K值,得先搞清楚是谁在“搞破坏”。这些年跑过几百个改造项目,总结下来,影响门窗传热系数的“三大元凶”是材料、结构和安装。

(一)材料“不给力”:玻璃、窗框、密封件的“猪队友”效应

材料是决定门窗保温性能的基础。先说玻璃——这是门窗面积占比最大的部分(通常超70%)。普通单层玻璃的K值能达到5.0-6.0W/(㎡·K),但如果是双层中空玻璃(中间充空气),K值能降到2.5-3.0W/(㎡·K);要是换成三玻两腔(三层玻璃两个中空层)加Low-E膜(低辐射膜),K值能直接降到1.0-1.5W/(㎡·K)。之前改造的某高校家属楼,原窗用的是单层白玻,改造时换成了“6mm白玻+12mm氩气+6mmLow-E玻璃+12mm氩气+6mm白玻”的三玻两腔结构,单是玻璃部分的K值就从5.8降到了1.3,效果立竿见影。

再看窗框。很多老房子用的是普通铝合金窗框,金属导热快,像根“热桥”把室内外热量连通了。数据显示,普通铝合金窗框的传热系数能达到6.0W/(㎡·K)以上,而断桥铝合金(中间用PA66尼龙隔热条断开)的K值能降到2.0W/(㎡·K)以下,塑钢窗框更低,能到1.5W/(㎡·K)左右。之前改造的老社区有户人家,原窗是普通铝合金,冬天摸窗框能冻手,换了断桥铝窗框后,住户李叔说:“现在摸窗框温乎多了,不像以前跟冰块似的。”

还有密封材料。老门窗常用的普通橡胶密封条,用几年就发硬、开裂,雨水、冷风顺着缝隙钻进来。好的三元乙丙密封条,耐老化、弹性好,能把缝隙堵得严严实实,直接降低空气渗透带来的热损失。有次改造后回访,住户张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以前风大的时候,窗户缝里‘呼呼’响,现在安静多了,被窝里都暖和了。”

(二)结构“有漏洞”:设计不合理的“隐性杀手”

结构设计的细节往往被忽视,但对K值影响很大。比如中空玻璃的间隔条——老式铝间隔条导热快,会在玻璃边缘形成“冷桥”,导致边缘结露;换成暖边间隔条(如复合塑料材质),能把这部分的传热系数降低30%以上。再比如窗框与玻璃的搭接量——搭接量太小,密封胶打不饱满,容易漏风;搭接量太大,又会增加窗框的导热面积。一般来说,断桥铝窗框的玻璃搭接量控制在12-15mm比较合理。

还有开启方式。平开窗的密封性能比推拉窗好得多——推拉窗有两条滑动轨道,缝隙多,空气渗透量是平开窗的2-3倍。之前改造的某商场,原窗是推拉窗,冬天商场里老有穿堂风,改成内开内倒平开窗后,不仅K值降了,顾客都说“没以前那么灌风了”。

(三)安装“不到位”:三分材料七分安装的“最后一公里”

再好的材料,装不好也白搭。最常见的问题是窗框与墙体的缝隙处理——很多老改造项目图省事,用普通水泥砂浆填缝,时间一长收缩开裂,形成“热桥”。正确的做法是先用聚氨酯发泡剂填充(导热系数低,仅0.03W/(m·K)),再用密封胶封边,最后做防水处理。有次在工地现场,工人图快没等发泡剂完全固化就切割,结果后期缝隙渗水,不得不返工,既耽误工期又多花成本。

还有玻璃安装时的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