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防范及报告管理制度.docxVIP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防范及报告管理制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防范及报告管理制度

患者跌倒是指患者在非故意情况下,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意外跌落;坠床是指患者在病床上因防护不当或自行移动导致从床上跌落的事件。此类意外事件可能导致患者软组织损伤、骨折、颅内出血甚至死亡,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医患纠纷,严重威胁患者安全。为切实保障患者安全,规范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防范与处置流程,结合临床实际,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

(一)评估主体与频率

所有入院患者须在2小时内完成首次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评估主体为责任护士。评估工具采用经临床验证的标准化量表,如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或结合本院实际改良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表》。量表需包含以下核心评估项:年龄(≥65岁或≤6岁)、近3个月内有跌倒史、使用影响平衡/意识的药物(如镇静催眠药、降压药、降糖药、抗精神病药等)、存在步态/平衡障碍(如帕金森病、关节炎、术后虚弱)、视力/听力障碍、留置管道(如尿管、引流管)、心理状态(如焦虑、躁动)、环境适应能力等。

评估频率根据患者风险等级动态调整:低风险患者(MFS≤24分)每周评估1次;中风险患者(25-44分)每3天评估1次;高风险患者(≥45分)每日评估1次;病情变化(如新增使用镇静药物、发生跌倒事件、意识状态改变)或转科、手术后需立即重新评估。

(二)分级干预措施

1.低风险患者:在护理记录中标注“跌倒低风险”,向患者及家属口头告知注意事项,包括穿防滑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起床时遵循“三步法”: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夜间使用床头灯等。

2.中风险患者:除低风险干预外,在床头悬挂黄色警示标识(尺寸15cm×10cm,文字清晰),责任护士与患者/家属共同签署《跌倒/坠床风险告知书》,内容需包含风险因素、防范措施及紧急呼叫方式(如“请在如厕、移动时按床头呼叫铃,护士将协助您”)。

3.高风险患者:床头悬挂红色警示标识,实施“三级防护”:一级防护为环境改造(如病床固定、床栏完全拉起并检查锁扣),二级防护为专人陪护(无家属陪护时由医院安排护工),三级防护为动态监测(每2小时巡视1次,记录患者活动状态)。对躁动、意识模糊患者,需使用约束带(需经医生评估并开具医嘱),约束部位每30分钟观察1次血运,每2小时松解1次并协助活动。

二、环境安全管理

(一)病房环境标准

1.地面:采用防滑地砖(摩擦系数≥0.6),每日清洁后及时擦干水渍,潮湿天气增加防滑垫(厚度≥1cm,边缘无卷翘)。

2.照明:病房主照明亮度≥300勒克斯,床头灯亮度可调节(50-150勒克斯),走廊、卫生间安装感应夜灯(亮度≥50勒克斯,避免强光刺激)。

3.设施:病床高度以患者坐起时双脚能平放地面为宜(约45-50cm),床栏高度≥50cm(从床面到栏顶),两侧床栏均需可独立升降并锁定;床头柜、椅子固定或使用带刹车的可移动设备,避免阻碍通行。

(二)特殊区域管理

1.卫生间:墙面安装扶手(高度90-100cm,直径3-4cm,承重≥100kg),地面防滑垫全覆盖,设置“小心地滑”提示牌;淋浴区配备座椅(高度40-45cm,带靠背),水温调节按钮标注“冷”“热”标识,避免烫伤。

2.走廊与电梯:走廊宽度≥1.5m,两侧安装扶手(高度85-90cm);电梯内设置座椅(折叠式),地面与走廊地面平齐,避免台阶。

三、护理操作规范

(一)日常生活协助

对高、中风险患者,护士需主动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

-如厕:协助穿脱衣物,搀扶至卫生间,确保扶手使用,便后协助起身;

-进食:对行动不便者,将餐具放置于患者易取位置,避免前倾或侧屈;

-移动:使用转移滑板或移位机(针对体重≥80kg患者),避免强行拖拽;

-用药:发放口服药时,向患者说明药物可能引起的头晕、乏力等副作用,指导服药后30分钟内避免单独活动。

(二)药物管理

1.对使用高风险药物(如地西泮、氯丙嗪、硝苯地平、胰岛素)的患者,责任护士需在药袋上标注“防跌倒警示”,并在交班时重点提醒;

2.医生开具新药时,需评估药物对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优先选择对中枢神经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如用非苯二氮?类镇静药替代地西泮);

3.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对同时使用≥3种高风险药物的患者,需反馈临床医生重新评估用药方案。

四、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

(一)现场处置

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后,在场人员(护士、家属或护工)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患者体位,避免随意搬动(怀疑骨折时固定伤肢,怀疑颅内损伤时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评估生命体征(意识、呼吸、心率、血压)及受伤情况(有无出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