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选调生考试行测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
1.2024年11月,我国首颗探日卫星“夸父二号”完成首批科学图像发布,其核心任务是观测太阳哪一区域的活动?
A.日核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
答案:D
解析:“夸父二号”是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主要聚焦日冕物质抛射、太阳耀斑等日冕层活动的观测研究,为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数据支撑。
2.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表述,错误的是:
A.“芒种”标志着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B.“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C.“谷雨”反映降水现象,与农业播种相关D.“处暑”表示炎热夏季正式开始
答案:D
解析:“处暑”中的“处”为“终止”之意,标志着炎热天气即将结束,而非开始。
3.根据《民法典》,下列情形中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A.甲主动帮外出邻居修缮漏雨的屋顶B.乙见路上弃婴,将其送养给朋友C.丙误将他人的牛当作自己的饲养D.丁受雇为戊清理庭院落叶
答案:A
解析:无因管理指未受他人委托,也无法律上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提供服务的事实行为。A项甲的行为符合“无义务、为他人利益”的要件;B项送养需法定程序,超出“管理”范围;C项属不当得利;D项属雇佣关系,有义务。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对应,正确的是:
A.《梦溪笔谈》——数学B.《天工开物》——农学C.《齐民要术》——手工业D.《伤寒杂病论》——医学
答案:D
解析:《梦溪笔谈》是综合性科技著作(涉及天文、数学、物理等);《天工开物》是手工业技术专著;《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为医学经典,作者张仲景。
5.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昼夜交替B.时差C.四季更替D.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转偏向力)
答案:C
解析: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绕太阳运动)与黄赤交角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余选项均由地球自转引起。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30题)
一、选词填空(10题)
11.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______,需要在保留文化根脉的同时,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A.刻舟求剑B.缘木求鱼C.饮鸩止渴D.画地为牢
答案:A
解析:“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变通,符合“保护需动态调整”的语境;“缘木求鱼”指方向错误;“饮鸩止渴”指只顾眼前危害;“画地为牢”强调自我限制,均不贴合。
12.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的______提供了新可能,通过3D扫描、虚拟现实等手段,可完整记录文物细节,甚至还原历史场景。
A.传承B.复制C.挖掘D.修复
答案:A
解析:文段强调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延续与传播”的作用,“传承”涵盖保护与传递,最贴合;“复制”仅强调再现,“挖掘”侧重深入研究,“修复”侧重恢复原状,均不全面。
二、片段阅读(20题)
21.近年来,“国潮”消费持续升温,从服饰、美妆到文创产品,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成为趋势。这不仅是消费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反映了中国品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国潮”消费的具体表现形式B.传统文化复兴的经济价值C.“国潮”兴起的深层原因D.中国品牌创新的市场反馈
答案:C
解析:文段前半部分描述“国潮”现象,后半部分用“不仅……更……”强调其背后的原因(文化认同、品牌创新),故核心是“兴起的深层原因”。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
31.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步行速度为5km/h,乙骑自行车速度为15km/h。乙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离B地10km处与甲相遇。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20B.25C.30D.35
答案:C
解析:设A、B距离为Skm,乙到达B地用时S/15小时,此时甲走了5×(S/15)=S/3km,剩余距离S-S/3=2S/3km。乙返回后与甲相遇时,两人共同走完2S/3km,用时t小时,则(5+15)t=2S/3→t=S/30。相遇时乙从B地返回走了15t=15×(S/30)=S/2km,题目中相遇点距B地10km,故S/2=10→S=20?此处需重新计算:
正确思路:两人相遇时,乙比甲多走了2×10=20km(乙到B后返回10km,甲离B还有10km,故乙总路程S+10,甲总路程S-10)。时间相同,(S+10)/15=(S-10)/5→S+10=3(S-10)→S=20?但选项无20,可能计算错误。
重新分析:相遇时,甲走了S-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与社区的变化与发展.pptx VIP
- 丙肝防治培训课件.pptx VIP
- 《食物链》.ppt VIP
- 2025年辽宁丹东市融媒体中心招聘6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VIP
- 2018湖北省市政工程定额(第十一册措施项目)PDF版.pdf VIP
- 4.1和面、揉面、饧面、搓条(课件)- 《中式面点制作基础教程》同步教学(劳保版).pptx VIP
- 2025年丹东市融媒体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VIP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题库 .pdf VIP
-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精选PPT).pptx VIP
- 2025年马鞍山市公安局第三季度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39名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