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铣刨机操作技术要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路面铣刨机操作技术要点

干了十来年路面养护这行,我对铣刨机的感情比很多人深。它是我们修马路的”手术刀”——旧路面病害处理、标线清除、薄层罩面前的拉毛,哪样离得开它?但这机器看着威猛,操作起来门道可不少。新手常犯的错,老手也得时刻注意的细节,今天我就把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掰开揉碎,跟大伙儿唠唠铣刨机操作的技术要点。

一、操作前的”三查三定”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铣刨机操作的头道关,就是把准备工作做到位。我总结了”三查三定”原则,这是避免操作中出岔子的基础。

(一)查设备:从”皮”到”芯”的全面体检

设备检查不能图快,得像老中医号脉似的,从头到脚仔细摸一遍。首先看”外皮”——机身有没有明显变形,尤其是刀鼓护板、侧挡板这些易损件,要是护板开裂了,铣刨时碎料乱飞,既危险又影响作业面平整。然后是”血管”——液压系统。液压油的油位、油质必须检查:油位低于刻度线要及时补,油液浑浊发黑得赶紧换,我就吃过这亏,有回赶工期没仔细看油质,结果干到一半液压泵卡了,拆下来全是铁屑,修了三天耽误不少活。

再查”牙齿”——铣刨刀头。每个刀座都得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卡滞;刀头磨损超过2/3就得换,钝刀铣刨会像用生锈的菜刀切肉,不仅效率低,还会让机器负载过大,时间长了发动机都得折寿。还有”眼睛”——传感器和仪表,坡度仪、深度传感器这些得校准,有次没校准坡度仪,铣出来的路面一边高一边低,返工可麻烦了。

(二)查环境:给机器”探好路”

作业现场的环境检查容易被新手忽略,但这直接关系到操作安全和质量。首先看路面——有没有大块障碍物,像没清理干净的钢筋头、水泥块,铣刨时撞上能把刀头崩飞;再看地下——有没有预埋管线,特别是老城区改造,地下可能有电缆、水管,去年我们在老街道作业,没提前看管线图,铣到一半把通信光缆铣断了,赔了不少钱不说,还挨了批评。

周边环境也不能马虎:作业区要设好警示标志,特别是弯道、坡道这些视线盲区;检查作业面宽度,机器宽度加上侧挡板伸出量,得保证有足够空间,不然铣到边边角角容易啃到路沿石,伤机器还危险。

(三)定参数:给机器”调准刻度”

参数设定是技术活,得根据路面类型、病害程度来调。先说铣刨深度——沥青路面一般不超过12cm,水泥路面别超过8cm,太深了刀鼓负载大,容易憋机;要是处理局部坑槽,深度得超过病害层2-3cm,不然补了还会裂。速度设定也有讲究,新铺沥青层铣刨速度可以稍快,3-5米/分钟;旧水泥路面得慢些,1-3米/分钟,就像拉锯,太快了锯齿容易崩。

还有铣刨鼓转速,软质路面用中低速(100-150转/分钟),硬质路面用高速(180-220转/分钟)。这些参数不是死的,得边干边看:铣出来的料要是细粉多,说明转速太高或者进给太快;要是大块料多,可能是转速低了,得及时调整。

二、操作过程中的”四步精准控制”

准备工作做好了,正式操作时更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我把关键步骤总结成”起步稳、吃刀匀、行走顺、收刀巧”四步,每一步都有门道。

(一)起步:从”静”到”动”的平稳过渡

启动机器别急着走,先让发动机怠速运转3-5分钟,特别是冬天,液压油没热透就猛加油门,容易损伤泵体。然后空转刀鼓,听听有没有异响,有次刀鼓里卡了个螺丝,空转时”咔嗒咔嗒”响,没注意直接开铣,结果打坏了三个刀座,损失不小。

起步时要先落下刀鼓,等刀头接触路面后再缓慢前进,就像切菜时刀先碰着菜再往下压,要是先跑再落刀,会在路面划出深痕。速度要从0慢慢提到设定值,不能猛踩行走踏板,不然机器会”窜”出去,铣出的面高低不平。

(二)吃刀:深度与压力的”平衡术”

铣刨深度控制是核心。现在机器基本都带自动找平系统,但新手容易依赖设备,忘了手动微调。比如在坡道作业,自动系统反应可能跟不上,得盯着深度显示表,每前进2米就得看一眼,偏差超过5mm就得手动调。还有边缘铣刨,侧挡板要紧贴路沿,不然边缘会留”毛边”,我一般会让侧挡板比路沿缩进2-3cm,既能保证铣到边,又不会啃坏路沿石。

铣刨压力也得注意,不是压得越紧越好。液压系统压力要保持在额定值的80%-90%,压力过高会让刀鼓轴承负荷过大,缩短寿命;压力过低铣不深,还会让刀头在路面”打滑”,加剧磨损。

(三)行走:速度与方向的”协同控制”

行走速度要和铣刨深度、材料硬度配合。比如铣10cm厚的旧沥青,速度保持在2米/分钟左右;要是铣5cm厚的新沥青,速度可以提到4米/分钟。过程中尽量保持匀速,忽快忽慢会让铣刨面出现波浪纹,就像用梳子梳头,手不稳头发就乱。

方向控制也很关键,尤其是长距离铣刨。可以在路面画导向线,或者用机器的激光导向系统,眼睛盯着导向线,每走5米调整一次方向,偏差别超过5cm。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慢慢打方向,急转的话刀鼓会侧滑,铣出的面呈扇形,后期修补麻烦。

(四)收刀:从”切”到”停”的完美收尾

收刀时机很重要,快到终点时要提前50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