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PAGE1—
《张咏劝学》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
一、作者与典籍背景
1.史料源流与文本定位
《张咏劝学》取材于《宋史·张咏传》《鹤林玉露》《渑水燕谈录》等宋代文献。张咏(946—1015年)是北宋初年名臣,其事迹多散见于正史、笔记与文集:①《宋史·张咏传》载其“少学击剑,慷慨好大言,乐为奇节”,后折节读书,终成一代循吏,为“劝学”事迹提供人物基础;②《鹤林玉露》记其知益州时“遇贫士必勉以学”,具体记载“劝学子张及”的对话场景,是本文叙事核心;③《渑水燕谈录》补充其“劝学重行”的理念,强调“学非章句,贵在躬行”,丰富文本思想内涵。
本文拟《宋史》列传体的创作特点:①叙事简练:借鉴正史“以事载德”的笔法,通过单一劝学场景展现人物品格,避免冗余描写;②对话传神:以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凸显张咏“刚直而善导”的性格与学子“困惑而顿悟”的转变;③理念隐含:不直接说教,将“学为明道”的劝学核心融入对话与行动,符合宋代士大夫“寓教于行”的表达习惯。
2.核心人物与时代背景
-张咏:字复之,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北宋太宗、真宗时期官员,以“治蜀有方”“刚正不阿”闻名。其劝学动因有三:①自身经历:早年尚侠,后悟“学不足以立身”,发愤苦读,终登进士第,深知“学”对个人成长的关键作用;②为官职责:任地方官时,见不少学子因贫或功利心弃学,认为“教化之本在劝学”,故主动劝勉;③思想认同:北宋理学初兴,“明体达用”思想盛行,张咏主张“学非为科名,为明人伦、济天下”,劝学是其儒家治国理念的实践。
-时代语境:北宋初年“重文轻武”国策下的教育生态——①科举兴盛:朝廷扩大科举取士规模,“学而优则仕”成为社会共识,但部分学子陷入“唯功利是图”的误区;②教化需求:宋初结束五代战乱,统治者需通过教育重建社会秩序,士大夫以“教化百姓”为己任;③书院兴起:私人讲学之风渐起,“劝学”成为士大夫与学子互动的重要场景,张咏的劝学正是这一时代风尚的缩影。
3.文化意义:北宋“实用主义劝学观”的典范
张咏劝学的文化价值在于突破“劝学唯科举”的局限,构建“实用主义劝学观”:①学之目的:反对“学为科名”,主张“学为明道、躬行”——如他劝学子“明礼义则行有止,通古今则事不惑”,将学习与个人品行、社会治理结合;②学之方法:强调“学行结合”,反对“死读章句”,提出“昼诵书策,夜省己行”,体现北宋“经世致用”的学术倾向;③教之态度:对贫士“既济其贫,又勉其学”,如赠钱给学子张及并诫“钱为助学,非供享乐”,展现“刚直中含温情”的教化方式,对后世书院教育影响深远。
二、原文呈现(拟《宋史》列传体,参《鹤林玉露》校注,附字词注释)
张咏知益州日1,有学子张及负笈从师2,贫不能自给3,欲弃学归农?。咏闻之,召见于府署?。
及具以情告?,咏曰:“子少壮力学?,岂为口腹计邪??夫学,非为科名之资?,为明人伦、辨是非也1?。子观孔孟11,岂以贫废学乎12?”
及对曰:“生家徒四壁13,日食不过一粥1?,终岁无絮衣1?,何暇论人伦是非1??”
咏怒,拍案曰:“子愚甚1?!昔颜回居陋巷1?,一箪食、一瓢饮1?,不改其乐2?,非以学明道乎21?今子有田可耕22,有师可从23,反以贫自弃2?,何异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
及愧汗伏地2?,咏乃解囊赠钱百万2?,曰:“此钱为子膏火之费2?,勉卒业2?,毋负吾望3?。”及感泣31,遂力学不辍32,后登进士第33,为蜀之名士3?。
1知益州:担任益州知州(“知”指“主持、掌管”,宋代官员任地方行政长官称“知某州”;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带,北宋重要州府)。
2负笈(jí):背着书箱(“笈”指“书箱”,古代学子求学时携带的装书器具);从师:跟随老师学习。
3贫不能自给:贫穷得无法养活自己(“自给”指“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需求”)。
4弃学归农:放弃学业回家务农(“归农”指“回到农业生产中”)。
5府署:州府官署(“署”指“官署、衙门”)。
6具以情告:把情况详细地告诉(张咏)(“具”指“详细地”;“以”指“把”)。
7子:对人的尊称,“你”;少壮:年轻力壮(指青春年华);力学:努力学习。
8岂为口腹计邪:难道是为了衣食生计考虑吗(“岂……邪”表反问,“难道……吗”;“口腹”指“衣食”)。
9科名之资:科举功名的凭借(“科名”指“科举考试获得的功名”;“资”指“凭借、依托”)。
10明人伦: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人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伦理规范”);辨是非:分辨正确与错误。
11孔孟:孔子和孟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2岂以贫废学乎:难道因为贫穷就放弃学业吗(“以”指“因为”;“废”指“放弃、停止”)。
13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墙壁(形容家境极端贫穷,“徒”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烹饪化学(第三版)中职课件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深度分析及2026年备考建议 .pdf VIP
- 烹饪基本功训练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3002-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ocx VIP
- 跨境电商交际英语(盛湘君)习题答案.pdf
-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pdf VIP
- 认证通用基础第四篇:综合.pdf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课标版).pptx
- 社交礼仪(第五版_林友华)3章交际礼仪.ppt VIP
- 2025年秋二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学计划.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