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PAGE1—
《画荻学书》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
一、典籍源流与文化背景
1.文本溯源与传承脉络
《画荻学书》的故事见于《宋史·欧阳修传》《欧阳文忠公集》附录等文献,是中国古代“寒门劝学”与“母教典范”的经典叙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坛领袖。其学书故事的文化价值在于:①励志标杆以“荻杆画地学书”的情节,构建“贫不坠志”的求学模板,影响后世《三字经》《神童诗》等蒙学读物的劝学叙事;②母教符号欧母“画荻教子”的举动,成为中国传统“贤母教子”的典范,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并称古代三大母教案例;③文人精神载体从“画荻识字”到“文坛领袖”的成长轨迹,体现北宋士人“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其“文以载道”的理念影响宋代文学革新。
本文创作特点:①纪实性与教化性结合既依据史料记载欧阳修早年经历,又通过“家贫无纸”“荻杆画地”等细节强化励志与教化意义;②对比手法鲜明以“家贫”与“好学”、“无纸”与“画荻”对比,凸显求学不易与意志坚定;③语言质朴凝练借鉴宋代笔记“重事实、轻藻饰”的文风,以简练笔墨传递深沉情感与教育内涵。
2.核心形象与时代背景
-欧阳修与欧母:①欧阳修:坚毅求知的寒门学子。其形象特质:求知若渴“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家贫无纸则“以荻画地学书”,展现对知识的极度渴望;意志顽强面对“四岁而孤,家贫无资”的困境,仍“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坚守求学之路;感恩图报成名后常提及母亲教诲,将成就归功于母教,体现儒家“孝亲”伦理。②欧母(郑氏):贤明睿智的教子典范。其形象特质:教子有方在无纸无笔的困境下,“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展现灵活变通的教育智慧;品德言传身教常以“其父为吏,廉而好施与”的事迹教育欧阳修,培养其廉洁正直的品格;坚韧乐观独自抚养幼子,虽贫却“不使坠于贪邪”,为欧阳修提供稳定的成长环境。
-时代语境北宋“重文抑武与教育普及”的背景:①科举兴盛北宋统治者推行“重文抑武”政策,科举制度完善,为寒门子弟提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通道,欧阳修正是这一制度的受益者;②文化繁荣北宋文化昌盛,私人讲学风气盛行,民间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为“画荻学书”的励志故事提供传播土壤;③母教文化发展宋代儒家伦理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下,母亲在子女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凸显,欧母的教子事迹契合时代对“贤母”的期待。
3.文化意义:《画荻学书》的三重价值
《画荻学书》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三重维度:①教育启示价值证明“教育无贵贱,有志事竟成”,强调主观努力与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核心作用,为后世教育提供“逆境成才”与“母教有方”的双重范例;②精神激励价值在困境中为人们提供“穷且益坚”的精神力量,尤其对寒门学子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寒门出贵子”的象征;③文学创作价值其“苦学+母教”的叙事模式被后世广泛借鉴,如《宋史》中诸多文人传记、明代《二十四孝》等均受其影响,成为中国叙事文学的重要母题。
二、原文呈现(拟宋代笔记体,参《宋史·欧阳修传》,附字词注释)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1。四岁而孤2,母郑,守节自誓3,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宋兴且百年1?,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11,锼刻骈偶12,淟涊弗振13。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1?,读而心慕焉1?。苦志探赜1?,至忘寝食1?,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1?。(拟宋代笔记创作,参《宋史·欧阳修传》)
1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欧阳修,字永叔,是庐陵人(“庐陵”今江西吉安,北宋著名文学家)。
2四岁而孤: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孤”指“幼年丧父”)。
3母郑,守节自誓:母亲郑氏,坚守节操,自己发誓(不改嫁)(“守节”指“妇女丈夫去世后不再改嫁,坚守节操”)。
4亲诲之学:亲自教他学习(“亲”指“亲自”;“诲”指“教导、教诲”;“之”代指欧阳修)。
5至以荻画地学书:以至于用荻杆在地上画画来学习写字(“至”指“以至于”;“荻”指“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秆可用来画画写字”;“学书”指“学习写字”)。
6幼敏悟过人:幼年时聪明颖悟超过常人(“敏悟”指“聪明颖悟”;“过人”指“超过常人”)。
7读书辄成诵:读书总是一遍就能背诵(“辄”指“就、总是”;“成诵”指“背诵下来”)。
8及冠:等到成年(“及”指“等到”;“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9嶷然有声:名声卓然(“嶷然”指“卓然、突出的样子”;“有声”指“有名声”)。
10宋兴且百年:宋朝建立将近一百年了(“兴”指“建立”;“且”指“将近”)。
11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但文章的体裁还沿袭着五代遗留下来的习气(“犹仍”指“还沿袭”;“五季”指“五代”,即后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