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情谊》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docxVIP

《柳情谊》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柳情谊》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

一、作者与典籍背景

1.史料源流与文本定位

“柳与情谊”的关联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此后“折柳赠别”成为中国古代重要民俗。本文取材于唐宋文人赠柳记事,如《三辅黄图》载“汉苑有柳,名细柳,群臣折柳相送”,《开元天宝遗事》记“长安灞桥,车马离别,折柳赠之”。其文化价值在于:①民俗象征:柳因“柳”与“留”谐音,成为离别挽留、情谊绵长的象征;②文学传承:从谢朓《赠柳》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柳始终是文人抒情的重要意象;③文本特质:拟唐宋笔记体“记实抒情”风格,通过具体场景展现柳与情谊的深层联结,避免抽象说教。

本文创作特点:①场景具象以“灞桥折柳”这一经典离别场景为核心,通过人物动作、对话展现情感;②意象融合将“柳”的自然属性与“情谊”的人文内涵结合,使意象承载情感;③古今贯通既还原古代民俗,又暗含对现代情谊的启示,增强文本共鸣。

2.核心人物与时代背景

-王元植与李叔易:拟唐代文人形象,两人为同窗挚友,均有诗文之才。其赠柳行为的动因:①离别之痛李叔易赴远地为官,友人离别在即,需借外物寄托不舍;②文化认同深谙“折柳赠别”的民俗内涵,以柳为媒介传递“愿情谊如柳,生生不息”的期许;③文人雅趣文人交往中常以自然之物抒情,柳的柔美与坚韧契合文人对情谊的理解。

-时代语境唐代“重离别、尚情谊”的社会风气:①交通不便古代远行耗时久、风险高,离别常为“久别”,故对情谊格外珍视;②民俗兴盛灞桥、渭城等送别之地,折柳、饮酒、题诗成为固定流程,形成独特的“送别文化”;③诗歌繁荣唐代送别诗盛行,柳作为核心意象被反复吟咏,进一步强化其文化象征意义。

3.文化意义:柳意象的三重情感承载

本文中“柳”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三重情感维度:①离别之思柳的“依依”形态如离别时的不舍姿态,“折柳”动作暗含“挽留”之意;②情谊之坚柳生命力顽强,插土即活,象征情谊历经时空阻隔仍能延续;③重逢之盼柳每年发芽抽枝,象征“年年岁岁盼相逢”的美好期许,呼应“杨柳依依”的循环意象。

二、原文呈现(拟唐宋笔记体,参唐代送别文献校注,附字词注释)

唐天宝年间,王元植与李叔易同窗三载,情同手足1。及叔易授官岭南2,将辞京赴任3。元植送至灞桥?,时春柳依依,絮飞如雪?。

元植执叔易手,折岸边柳枝赠之?,曰:“此柳柔而坚韧?,春生秋落,岁岁循环?。今以赠君,愿我二人情谊,如柳之生生不息?;亦愿君见柳如见我1?,纵使相隔千里,心意相通11。”

叔易接柳,抚之良久12,曰:“兄之厚意,弟不敢忘13!柳者,‘留’也1?,兄欲留我,我知之1?;然君命难违,不得不去1?。我当携此柳南行1?,植于官舍庭中1?,待其成荫,必思兄之教诲与情谊1?。他日归京,定当与兄再赏灞桥春柳2?。”

二人执手相顾,泪落沾襟21。叔易策马而去22,元植立于柳下,望其背影渐远23,直至消失于烟柳之中2?。

1天宝年间:唐代玄宗李隆基年号(742—756年);同窗三载:同学三年(“载”指“年”);情同手足:情谊如同兄弟。

2及:等到;授官岭南:被任命到岭南做官(“授官”指“授予官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唐代为偏远之地)。

3辞京赴任:辞别京城去上任(“辞”指“辞别”;“赴任”指“前往任职地”)。

4送至灞桥:送到灞桥(灞桥:在今陕西西安东,唐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5春柳依依:春天的柳树轻柔摇曳(“依依”指“轻柔的样子”);絮飞如雪:柳絮飞舞像雪一样(“絮”指“柳絮”)。

6执:握;折岸边柳枝赠之:折下岸边的柳枝赠给他(“之”代指李叔易)。

7柔而坚韧:柔软却坚固有韧性(形容柳枝的特性,也喻指情谊)。

8春生秋落: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岁岁循环:每年循环往复。

9生生不息:不断地生长、繁衍,永不停止(“生生”指“不断产生”)。

10见柳如见我:看见这柳枝就像看见我一样。

11纵使:即使;相隔千里:空间距离遥远;心意相通:内心的想法、情感相互连通。

12抚之良久:抚摸柳枝很久(“抚”指“抚摸”;“良久”指“很久”)。

13厚意:深厚的情意;不敢忘:不敢忘记。

14柳者,“留”也:“柳”的谐音是“留”(解释折柳赠别的民俗内涵)。

15兄欲留我,我知之:兄长想要挽留我,我明白你的心意(“兄”“弟”为友人之间的尊称)。

16君命难违:君主的命令难以违背(“君命”指“皇帝的任命”);不得不去:不得不离开。

17携此柳南行:带着这柳枝向南方出发(“携”指“携带”)。

18植于官舍庭中:种植在官署的庭院里(“植”指“种植”;“官舍”指“官员的住所”)。

19待其成荫:等到它长成树荫(“成荫”指“树枝繁茂形成树荫”);思:思念;教诲:教导、教诲。

20他日归京:

文档评论(0)

ziliaogua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 K12 同步 / 拔高资料 + 职业考试备考干货!精选高频考点、真题解析、专题讲义,内容适配考点,助力学生提分、考生高效备考。资料更新及时,按需选品,帮你备考少走弯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