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PAGE1—
《商鞅立信》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
一、典籍源流与文化背景
1.文本溯源与传承脉络
《商鞅立信》节选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是记载战国时期政治家商鞅(约前390—前338,姓公孙,名鞅,卫国人,又称卫鞅、公孙鞅,因功封于商,故称商鞅)变法前夕“立木为信”的经典史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崛起的关键举措,而“立信”是其变法成功的重要前提。文本文化价值在于:①史传叙事典范以极简笔触讲述“立木取信”故事,展现《史记》“寓论断于叙事”的笔法特色;②治国思想载体传递“政者信为先”的治国理念,凸显“取信于民是改革根基”的政治智慧;③文化符号延伸“商鞅立信”成为“言出必行、取信于人”的成语典故,为后世政治、伦理领域提供行为范本。
本文传播特点:①经典教材篇目被历代史学教材、文言文读本收录,是阐释“诚信”与“改革”关系的重要案例;②思想研讨焦点商鞅“立信”与“峻法”的辩证关系、取信于民对改革的意义,长期是政治史与思想史研究的议题;③现实借鉴价值其“言必信、行必果”的实践精神,对当代社会治理与诚信建设仍具启示意义。
2.核心形象与时代背景
-核心人物形象:①商鞅:深谋远虑的改革家。其形象特质:远见卓识深知“民无信不立”,变法前先以“立木”建立公信力,为改革扫清思想障碍;②雷厉风行“有能徙者予五十金”“卒下令”,展现果断坚决的行事风格;③务实理性不空谈道德,以具体行动(徙木赏金)让百姓感知政令的严肃性,而非单纯说教。②时代群像对照:秦孝公锐意改革,支持商鞅立信与变法,是商鞅的政治后盾;③秦国百姓起初“怪之,莫敢徙”,后“信之”,代表改革初期民众对政令的怀疑与信任转变过程;④守旧贵族反对变法,是商鞅改革的阻力,与商鞅的务实形成对比。
-时代语境战国“变法浪潮与诚信危机”背景:①政治格局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如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秦国地处西陲,急于通过改革提升国力;②社会信任春秋以来“礼崩乐坏”,政令朝令夕改现象普遍,百姓对官府缺乏信任,商鞅“立信”正是为破解这一危机;③改革需求秦国要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行严苛法令,但法令推行需以民众信任为基础,“立信”成为变法的必要前提。
3.文化意义:《商鞅立信》的三重价值
①政治智慧价值揭示“取信于民是为政之本”的规律,改革者需以实际行动赢得民众信任,方能推行政令;②伦理规范价值将“诚信”从个人道德上升到政治伦理层面,强调执政者的诚信是社会秩序的基石;③历史镜鉴价值为后世改革者提供“先立信、后施政”的实践范式,警示“失信则失民”的政治风险。
二、原文呈现(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附字词注释)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字词注释:
1令既具:法令已经制定完备(“具”指“完备、准备好”)。
2未布:没有公布(“布”指“公布、颁布”)。
3恐民之不信:担心百姓不相信(“恐”指“担心、害怕”)。
4已乃:于是就(“已”指“随后、接着”)。
5国都市南门:秦国都城的集市南门(“国都”指秦国都城咸阳;“市”指“集市、市场”)。
6募民:招募百姓(“募”指“招募、征召”)。
7徙置北门:迁移到北门(“徙”指“迁移、搬动”;“置”指“放置、安置”)。
8予十金:赏赐十金(“予”指“给予、赏赐”;“金”指战国时期的货币单位,一金约等于一斤黄金)。
9怪之: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怪”指“以……为怪,对……感到奇怪”,意动用法)。
10莫敢徙:没有人敢迁移(“莫”指“没有谁、没有人”)。
11复曰:又说(“复”指“又、再”)。
12辄予五十金:立刻赏赐五十金(“辄”指“立刻、马上”)。
13以明不欺:用来表明不欺骗(“明”指“表明、证明”;“欺”指“欺骗”)。
14卒下令:最终颁布法令(“卒”指“最终、终于”)。
15令行于民期年:法令在百姓中推行满一年(“期年”指“满一年”)。
16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说新法令不方便的人用千来计算(“初令”指“新颁布的法令”;“以千数”指“数以千计”)。
17太子犯法:太子触犯了法令(“太子”指秦孝公之子,即后来的秦惠文王)。
18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法令不能推行,是从上层触犯它(“不行”指“不能推行、无法实行”;“自”指“从”)。
19将法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百草味财务综合分析及问题和改善对策》6200字.doc VIP
- 艺术类受众对人工智能生成绘画作品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pdf
- 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输电线路工程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方案.docx VIP
- 思想作风建设分析材料.doc VIP
- 2015三峡大学(修改版)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3.pdf VIP
- 《Chinese Farming Civilization》东北农业大 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应用语文(第2版)中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教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2课 探索智慧温室大棚 课件.pptx VIP
- 原调D金沙 当时 钢琴伴奏正谱.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