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恭治中牟》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docxVIP

《鲁恭治中牟》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鲁恭治中牟》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

一、典籍源流与文化背景

1.文本溯源与传承脉络

《鲁恭治中牟》出自南朝宋范晔编撰的《后汉书·鲁恭传》,鲁恭(约32—112)为东汉名臣,以“仁政爱民”著称。该文记载了鲁恭任中牟令时推行德治的事迹,展现了《后汉书》“重名节、尚德行”的叙事特色。其文化价值在于:①仁政思想载体以鲁恭治县实践为范本,系统呈现儒家“为政以德”的治理理念,成为后世吏治的标杆;②史传文学典范通过“雉鸡护童”“蝗不入境”等典型事例刻画人物,以事证德,叙事生动且富有感染力;③道德教化范本凸显“德化胜于刑治”的价值取向,对后世官德建设与社会治理具有深远启示。

本文传播特点:①吏治教材常客自唐代起被纳入官修吏治文献,明清时期成为地方官任职前的必读案例;②文化符号延伸“蝗不入境”“雉护童”成为“仁政祥瑞”的象征,被后世诗文引用(如王维“讼息鸟下阶,高卧披道经”化用其德治意境);③思想研讨焦点鲁恭“德治与法治”的平衡之道,长期是政治哲学与历史学领域的研讨对象。

2.核心形象与时代背景

-鲁恭、张堪与中牟百姓:①鲁恭:仁政典范的县令。其形象特质:以德化人“专以德化为理,不任刑罚”,通过教化而非强制手段治理地方;②爱民如子关注民生疾苦,“劝令农桑,薄其赋敛”,让百姓安居乐业;③清正廉洁拒绝上级额外征调,坚守“不扰民”的治理原则,展现清官本色。②张堪:务实求真的使者。其形象特质:审慎求证受皇帝派遣考察鲁恭政绩,不轻信传闻,亲至田间观察;③善于识贤目睹“雉鸡护童”“蝗不入境”后,确认鲁恭德治成效,向朝廷举荐,体现伯乐眼光。③中牟百姓:德治成效的见证者。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状态,以及儿童与雉鸡和谐共处的场景,从侧面印证鲁恭仁政的成功。

-时代语境东汉初期“光武中兴与德治思潮”的背景:①治世需求东汉建立后,经历战乱的社会亟需恢复秩序,光武帝刘秀倡导“柔道治国”,鲁恭的德治实践正是这一治国理念的基层体现;②儒学复兴东汉尊崇儒学,“天人感应”“以德配天”思想盛行,“蝗不入境”被解读为“德政感天”的祥瑞,符合时代思想潮流;③吏治改革针对王莽时期吏治腐败的问题,东汉初期重视选贤任能,鲁恭因治绩突出被提拔,成为吏治改革的正面典型。

3.文化意义:《鲁恭治中牟》的三重价值

《鲁恭治中牟》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三重维度:①治理思想价值证明“德治可致太平”,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以民为本、教化先行”的治理范式;②道德教化价值塑造了“清正爱民”的官员典范,激励后世士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追求;③生态伦理价值“雉鸡护童”“蝗不入境”的记载,暗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生态观,具有超越时代的启示意义。

二、原文呈现(选自《后汉书·鲁恭传》,附字词注释)

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1。建初七年2,郡国螟伤稼3,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1?。有雉过11,止其旁12,旁有儿童13。亲曰1?:“儿何不捕之1??”儿言1?:“雉方将雏1?。”亲瞿然而起1?,与恭诀曰1?:“所以来者2?,欲察君之政迹也21。今虫不犯境22,此一异也23;化及鸟兽2?,此二异也2?;竖子有仁心2?,此三异也2?。久留徒扰贤者耳2?,吾将速反2?,以状白安3?。”

恭在事三年31,会遭母丧去官32。吏人思之33。其后拜为《鲁诗》博士3?,由是名重朝廷3?。(节选自《后汉书·鲁恭传》)

1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鲁恭字仲康,是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判断句,“……也”表判断)。

2建初七年:东汉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年,“建初”为东汉章帝刘炟的年号)。

3郡国螟伤稼:郡国发生螟虫灾害,伤害庄稼(“郡国”指东汉的地方行政单位;“螟”指“螟虫,一种危害农作物的害虫”;“伤稼”指“伤害庄稼”)。

4犬牙缘界:(螟虫)像狗牙一样沿着边界蔓延(“犬牙”形容边界交错如狗牙;“缘界”指“沿着边界”)。

5不入中牟:没有进入中牟县(“中牟”为县名,今河南中牟,当时鲁恭任中牟令)。

6河南尹袁安闻之:河南尹袁安听说了这件事(“河南尹”为东汉都城洛阳所在郡的行政长官,秩二千石;“袁安”为东汉名臣,以刚正著称)。

7疑其不实:怀疑这件事不真实(“其”代指“螟虫不入中牟”之事)。

8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派遣仁恕掾肥亲前往查访这件事(“仁恕掾”为郡府属官,掌教化与监察;“肥亲”为人名;“廉”指“查访、考察”)。

9恭随行阡陌:鲁恭陪同(肥亲)在田间小路上行走(“阡陌”指“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10俱坐桑下:一起坐在桑树下。

11有雉过:有一只野鸡经过(“雉”指“野鸡”)。

12止其旁:停在他们旁边。

13旁有儿童:旁边有

文档评论(0)

ziliaogua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 K12 同步 / 拔高资料 + 职业考试备考干货!精选高频考点、真题解析、专题讲义,内容适配考点,助力学生提分、考生高效备考。资料更新及时,按需选品,帮你备考少走弯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