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PAGE1—
《俭啬老》全文、翻译、赏析及考点解析
一、典籍源流与文化背景
1.文本溯源与传承脉络
“俭啬老”故事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是魏晋志人笔记中讽刺吝啬行为的经典篇目。其文化价值在于:①世说体典范继承《世说新语》“记言记事、以小见人”的创作传统,以极简笔墨勾勒人物性格,成为后世讽刺小品文的范本;②社会镜像载体以夸张手法刻画吝啬者形象,折射魏晋时期部分士人“重财轻情”的处世态度;③讽刺艺术瑰宝通过细节描写与行为反差制造喜剧效果,寓批判于叙事之中,语言简练却讽刺犀利。
本文创作特点:①细节传神以“密计”“自量”“嫌少”等动作与心理描写,凸显人物俭啬本质;②对比鲜明通过俭啬老“厚藏家财”与“薄待自身”的行为对比,强化讽刺效果;③结局荒诞以“俄而死”与“货财充牣”的反差收尾,暗示“过度俭啬终无意义”,引人深思。
2.核心形象与时代背景
-俭啬老:吝啬至极的典型。其形象特质:①嗜财如命“家资巨万”却“自奉甚薄”,日食“一饭一菜”,穿“敝衣破帽”,将财富积累视为唯一追求;②算计刻薄为节省灯油“夜坐尝不点灯”,见邻人点灯便“密计”借光,被发现后“惭而退”,尽显小气算计;③舍本逐末终其一生敛财,却未享受分毫,“俄而死”后家财充牣却无意义,凸显其行为的荒诞性;④象征意义代表魏晋时期“为富不仁、俭啬成癖”的社会群体,警示人们“财富需服务生活,过度吝啬反失价值”。
-邻人:直爽坦荡的对照者。其形象特质:①直言不讳察觉俭啬老借光后直言“君何不点灯”,不纵容其小气行为;②功能意义以邻人的坦荡反衬俭啬老的猥琐算计,推动情节发展,强化人物性格反差。
-时代语境魏晋“士风多元与财富观念”的背景:①阶层变动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部分士人通过经商、仕途积累财富,形成“重财”风气;②价值多元既有嵇康、阮籍等“蔑视物欲”的名士,也有“俭啬老”类“嗜财成癖”的群体,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多样性;③志人文学兴起《世说新语》以“品鉴人物”为核心,通过各类人物轶事展现时代风貌,“俭啬”门正是对特定群体的集中记录与讽刺。
3.文化意义:《俭啬老》的三重价值
《俭啬老》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三重维度:①道德警示价值以荒诞故事警示“俭啬需有度,过度吝啬会扭曲人性”,倡导“合理对待财富”的价值观;②社会批判价值讽刺魏晋时期部分士人“重财轻情、舍本逐末”的人生态度,反映当时社会的财富异化现象;③文学借鉴价值开创“以日常琐事讽刺人物品性”的叙事范式,影响后世如《笑林广记》等讽刺文学的创作。
二、原文呈现(参《世说新语》,附字词注释)
汉世有俭啬老1,家资巨万2,而自奉甚薄3。日食一饭一菜?,衣敝衣破帽?,居止茅屋数间?,出入徒行?。
或问之曰?:“君家富如此?,何不舍奢1??”老答曰11:“吾素好俭12,非不知奢美13,直恐费财耳1?。”
尝夜坐1?,有邻人点灯1?,老见灯影,乃密计曰1?:“是灯必多费油1?,吾可就之读书1?,省吾灯油2?。”遂起往邻家21,坐于灯下22。邻人问其故23,老曰2?:“欲借光读书2?。”邻人笑曰2?:“君家固有巨万2?,何惜一盏灯油2?,而忍自苦如此2??”老惭而退3?。
年八十余31,犹自量米而食32,秤薪而爨33,俄而死3?,货财充牣室中3?,未尝有施遗3?。(拟南朝笔记创作,参《世说新语》)
1汉世有俭啬老:汉代有个吝啬的老人(“汉世”指“汉代”;“俭啬老”指“吝啬的老人”)。
2家资巨万:家中财产极多(“家资”指“家中财产”;“巨万”指“极多,形容财富丰厚”)。
3而自奉甚薄:却自己生活供养非常微薄(“而”表转折,“却”;“自奉”指“自己生活供养”;“薄”指“微薄、俭省”)。
4日食一饭一菜:每天吃一顿饭、一道菜(“日”指“每天”;“食”指“吃”)。
5衣敝衣破帽:穿破旧的衣服、戴破旧的帽子(第一个“衣”指“穿”,动词;“敝衣”指“破旧的衣服”)。
6居止茅屋数间:居住在几间茅草屋里(“居止”指“居住”;“茅屋”指“茅草盖的屋子”)。
7出入徒行:出门进门都步行(“徒行”指“步行,不坐车马”)。
8或问之曰:有人问他说(“或”指“有人”;“之”代指俭啬老)。
9君家富如此:您家里这么富有(“君”指“您”;“如此”指“这样、这么”)。
10何不舍奢:为什么不放弃节俭,过奢华的生活呢(“舍奢”指“放弃节俭而追求奢华”,此处“舍”为“放弃(节俭)”)。
11老答曰:老人回答说。
12吾素好俭:我一向喜欢节俭(“素”指“一向、向来”;“好”指“喜欢”)。
13非不知奢美:不是不知道奢华的美好(“非”指“不是”;“奢美”指“奢华美好的生活”)。
14直恐费财耳:只是害怕耗费钱财罢了(“直”指“只是”;“恐”指“害怕”;“费财”指“耗费钱财”;“耳”指“罢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