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老子,了解《老子》。2、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简介作者及作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过着隐居生活。
;《老子》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之后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一共81章。《老子》句式整齐,大致押韵,为诗歌体之经文。读之朗朗上口,易诵易记,体现了中国文字的音韵之美。语言非常讲究艺术性,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使词句准确、鲜明、生动,富有说理性和感染力。
内容①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②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③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背景介绍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唯命是从了,他们有的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盟会450余次。天下大乱,诸侯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名人评价《道德经》是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入汲桶,唾手可得。——尼采《道德经》是一部兵书。——毛泽东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魏源
;导入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1、本段写了什么?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合作探究1、本章阐述了什么内容?老子列举出了四种不懂道的人生态度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做?
2、怎样理解本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怎样理解本章中“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义?
4、怎样理解本章中“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含义?
5、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明什么看法?
;1、本章阐述了什么内容?老子列举出了四种不懂道的人生态度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告诫我们应该怎么做?;2、怎样理解本章中“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原因是什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怎样理解本章中“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的含义?;5、老子列举企立、跨行、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等行为,它们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老子举例意在说明什么看法?;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1、如何理解“知人”“自知”“胜人”“自胜”“知足”“强行”?;2、如何理解“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4、分析本段的对比手法;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1、比较本段与荀子《劝学》思想的异同?;
;1、“无为而治”的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结构--五段三分四环节+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隔阂与连接”作文讲评.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错别字专题复习.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师说》课件.pptx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师说》+.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劝学》复习+.pptx
- 2026届高考写作指导:高分作文方法指导.pptx
- 202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补写句子.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词鉴赏之情感赏析课件.pptx
- 2026届高三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赤壁赋》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五代史+伶官传序》+.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咏史怀古诗.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赏析自然环境.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课件 (1).pptx
- 2026届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主体段写作升格训练.pptx
- 2026届高考写作指导:“铭记抗战历史,践行家国担当”作文.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基础语法复习+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辨析和修改病句+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基于审美素养与情感领悟的散文阅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