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质量检测(六)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VIP

单元质量检测(六)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4/NUMPAGES5

单元质量检测(六)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秦简中的《傅律》规定:百姓傅籍时,“匿敖童”“占癃不审”“不当老”等弄虚作假行为是不允许发生的。《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初令男子书年”,则更是明显的必须登记年龄大小的铁证。这表明秦朝()

A.法家思想指导司法实践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管理

D.地方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2.西汉初年继承秦朝分类登记户籍的做法,在特殊户籍中,有“宦籍”“宗族籍”及“市籍”等名目。但也增加了封通侯(侯爵的最高一级)者的“通侯籍”、诸侯的“侯籍”等名目。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户籍的分类更为杂乱

B.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C.对民众人身控制加强

D.人民的赋税负担加重

3.从敦煌、吐鲁番出土发现的唐前期的户籍残卷来看,唐代的户籍首先详细记录户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身份。然后就是各类土地的数量、应授田数、已授田数。并且户籍管理十分严格,对于不觉脱漏(户口)者,轻则笞四十,重则徒三年。这表明唐朝前期的户籍制度()

A.反映出国家赋税制度的实际需要

B.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普遍推广

C.持久性地维护了封建小农经济

D.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地方治理体系

4.《国语·齐语》载:“管子于是治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晏子的《说范·奉使》载:“齐之临淄三百闾(里门),张袂成帷,挥汗成雨。”临淄出土的战国时期陶片上的陶文,一般均记有陶工的籍贯、名氏,其籍贯多写作“某鄙”“某里”。上述材料共同说明,齐国当时()

A.通过管仲改革成就了霸业

B.基层普遍建立了乡里制

C.人口聚集使临淄成为国都

D.户籍成为征派赋役依据

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明清时期的如下信息。由此可知,该同学所研究的主题是()

资料来源

内容

吕梁宋氏家族墓

墓主人宋伦、宋虎生前均担任过乡间“老人”一职

《教民榜文》

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清朝文献通考》

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责令专司查报

A.优抚政策 B.基层治理

C.以礼入法 D.户籍制度

6.(乾隆)二十二年更定保甲之法……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形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这表明()

A.保甲法完全禁止了人口流动

B.保甲法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甲是明代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D.保甲兼具户口管理和治安功能

7.春秋时期管仲建议齐桓公实行“赈孤寡,收贫病”“慈爱百姓”的政策,齐桓公成为诸侯霸主以后,在与诸侯的盟会中,还向各国提出“养孤老,食常疾,收孤寡”的要求。这反映出()

A.救济思想源远流长 B.齐国救济制度全面完备

C.齐国重视救济建设 D.救济建设助推齐国称霸

8.1073年,范仲淹家族的《续立义庄规矩》规定:“诸位子弟得大贡比试者,每人支钱一十贯文,再贡者减半,并须实赴比试乃给,即已给而无故不试者追纳。”这说明义庄()

A.救济的重点在于赈灾 B.注重民众的相互监督

C.成为社会救济的主体 D.关注家族的长远利益

9.明代社会保障制度分为荒政制度、济贫制度、养老制度和抚恤制度,具有以养为主,兼以教化的特点。政府还设置常设机构对鳏寡孤独和民间丧葬进行救助。这些做法()

A.反映出社会保障形势的严峻 B.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C.背离了儒家为政以德的思想 D.杜绝了荒年民不聊生的现象

10.下表是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概况,由此可知()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隋唐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宋朝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

辅助,明清兴起

助学、助丧、施医、济贫等

A.政府救济目的在于防止贫困

B.社会救济逐步形成多样化局面

C.社会救济保障民众日常生活

D.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优抚体系

11.1340年6月,英国沃尔瑟姆庄园法庭判决,非自由农路斯未经领主同意,将持有地租给自由人罗伯特,法庭命令路斯将这块土地和收益交给领主,并罚款12便士。这反映了()

A.庄园土地由领主直接经营

B.庄园拥有独立的司法权

C.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D.非自由农不受法律保护

12.法国的市(镇)长颁布和实施共和国专员或专员助理转来的中央政府的法律规章和决定,与一些中央派驻机构共同修改选举名单,编制服兵役名单等,他还负责起草市镇决议和财政预算,执行市镇议会的决定,领导市镇工程等。这说明法国的市(镇)长()

A.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