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奋斗.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奋斗

一、历史的呼唤: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

站在21世纪回望20世纪初的中国,那是一段令人心潮难平的岁月。1840年鸦片战争后,曾经辉煌的中华文明被西方坚船利炮撕开了缺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像沉重的锁链,将中国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离失所;民族工业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军阀混战连年,百姓朝不保夕。从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到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从戊戌维新的改良尝试到辛亥革命的暴力推翻帝制,无数仁人志士用热血和生命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却始终未能改变”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困局。

历史的转折往往藏在细微处。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一场以”民主”“科学”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如惊雷般炸响。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笔锋如剑,批判封建礼教,提倡白话文,唤醒了一代青年的独立意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传来,“庶民的胜利”的新思想像火种落入干柴——原来除了资本主义道路,还有一条通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这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让先进分子看到了群众的力量,也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在长沙的湖南第一师范,青年毛泽东每天跑到图书馆阅读《新青年》,在笔记本上写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大志愿;在北大红楼,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唯物史观;在上海渔阳里2号,陈独秀与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促膝长谈,探讨成立工人政党的可能。历史的齿轮已经转动,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新型政党,即将在华夏大地上诞生。

二、星火初燃: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程

1920年的上海,霞飞路渔阳里的石库门里,一盏油灯常常亮到深夜。陈独秀、李汉俊、李达等8人聚集在此,秘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他们翻译《共产党宣言》,创办《共产党》月刊,在纱厂工人中开办夜校,教工人识字的同时讲解”劳工神圣”的道理。很快,北京的李大钊、张申府,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谭平山,日本的施存统,法国的张申府、周恩来等,相继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这些分散在各地的”星星之火”,开始以通信、刊物为纽带,共同探讨建党纲领。

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客厅里,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代表围坐在长桌旁,还有两位共产国际代表。他们有的穿着长衫,有的留着分头,操着不同的方言,却有着共同的信念——建立一个属于工人阶级的政党。会议进行到第6天时,法租界巡捕突然闯入,代表们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就是在这艘摇摇晃晃的小船上,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当时的党只有50多名党员,像一粒埋在泥土里的种子,却蕴含着破土而出的巨大力量。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确定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四大强调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年轻的党在实践中不断成长,逐渐从理论探索走向实际斗争。

三、奋斗如歌:早期革命活动的生动实践

(一)工人运动:唤醒”沉默的大多数”

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的号角吹响。1.5万名海员为反对英国资本家的剥削,拒绝上船工作。港口瘫痪,货轮滞留,英国当局调来军警镇压,却没想到罢工像滚雪球般扩大,10多万工人加入声援。56天后,资方不得不答应增加工资、抚恤死难者家属的要求。这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人运动,让工人阶级看到了组织起来的力量。

安源路矿的工人更苦。矿井里没有安全设备,瓦斯爆炸、塌方事故频发,矿工们”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1922年9月,毛泽东多次到安源考察,派李立三、刘少奇去组织工人俱乐部。当路矿当局关闭俱乐部、威胁开除工人时,1.7万名工人手持岩尖、斧头,喊着”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举行大罢工。刘少奇作为工人代表与矿长谈判,面对枪口从容不迫:“如果把代表杀了,万余工人横竖是要拼命的!”最终,资方被迫接受增加工资、承认俱乐部等13项条件。

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大罢工,将工人运动推向高潮。2万多名铁路工人为成立总工会,与吴佩孚的军阀势力展开激烈对抗。2月7日,反动军警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屠杀,52人牺牲,300多人受伤,史称”二七惨案”。林祥谦被绑在电线杆上,刽子手用刀砍他的手臂逼他复工,他忍痛高呼:“头可断,工不可复!”施洋大律师在刑场仍大声宣讲:“你们杀了我,杀不了广大的工人阶级!”

这些斗争虽然付出了惨重代价,但让

文档评论(0)

甜甜微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好好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