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分层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VIP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分层训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

1.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其遗址中出土了磨制石器、骨针及穿孔贝壳饰品。这表明山顶洞人()

A.已进入新石器时代 B.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

C.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D.建立了早期国家形态

2.考古学家在某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大量动物骨骼化石,其中部分骨骼有明显的切割和烧痕。据此推断,该遗址的古人类()

A.已学会使用火和制作工具 B.以饲养家畜为主要食物来源

C.能种植农作物补充食物 D.已掌握青铜铸造技术

3.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其化石遗存主要是两枚门齿。通过对门齿化石的研究,考古学家能够推断出元谋人的()

①生活年代②体质特征③生产工具④食物种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北京人遗址中,灰烬层多分布在洞穴底部和角落,且伴有大量烧骨和烧石。这一现象说明北京人()

A.已形成固定的用火区域 B.主要以烤制食物为食

C.已掌握人工取火技术 D.能建造房屋储存火种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5.红山文化主要分布在辽河流域,其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玉器,如玉猪龙、玉璧等,部分玉器造型精美且规格统一。这反映出红山文化()

A.手工业技术成熟且存在等级差异 B.以玉器贸易为主要经济活动

C.已进入青铜时代 D.是中华文明的唯一发源地

6.良渚古城遗址中发现了由水坝、渠道和蓄水池组成的水利系统,该系统可调节水量、抵御洪水。这一发现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A.农业生产依赖自然降水 B.社会具备强大的组织协作能力

C.已出现中央集权制度 D.水利技术领先世界

7.半坡文化是仰韶文化的重要分支,其遗址中除了彩陶,还发现了半地穴式房屋和粟的遗存。这表明半坡居民()

A.适应了北方干旱的自然环境 B.主要从事渔猎活动

C.与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方式完全相同 D.已发明文字

8.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刃部磨制锋利,柄部钻孔便于安装木柄。这种工具的主要用途是()

A.砍伐树木 B.耕地播种 C.捕猎动物 D.制作陶器

9.龙山文化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普遍出现黑陶,其中“蛋壳黑陶杯”器壁薄如蛋壳,质地坚硬。这一现象反映出龙山文化()

A.制陶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B.手工业与农业完全分离

C.已出现商品经济 D.社会贫富差距消除

10.新石器时代,我国文化遗存“满天星斗”式分布,黄河流域有仰韶、龙山文化,长江流域有河姆渡、良渚文化,辽河流域有红山文化。这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

A.单一性 B.多元性 C.封闭性 D.落后性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组成,共发现11条水坝遗址,总长度超过10公里,控制流域面积达100平方公里。考古学家推测,该水利系统的修建需要组织大量人力,仅谷口高坝的土石方量就超过280万立方米,需数千人持续劳作数年。同时,良渚古城遗址中还发现了大型宫殿基址、贵族墓葬和平民墓葬,贵族墓葬中随葬品以玉器为主,平民墓葬随葬品极少。

——摘编自《良渚古城考古报告》

(1)根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特征。(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6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我国新石器时代部分文化遗存对比表

文化遗存

主要分布区

核心遗存

经济活动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彩陶、半地穴式房屋

种植粟,饲养猪、狗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黑陶、干栏式房屋

种植水稻,饲养水牛、猪

红山文化

辽河流域

玉器(玉猪龙)、祭坛

农业与渔猎结合

(1)根据表格,指出不同文化遗存的共同特征和差异。(6分)

(2)结合表格和所学知识,分析新石器时代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6分)

从部落联盟到早期国家

13.《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遂杀蚩尤。”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巨鹿之战

14.禹治理黄河水患时,“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成功疏导洪水。这一事件使禹在部落联盟中威望大增,其主要原因是()

A.禹的个人品德高尚 B.治水成功保障了农业生产

C.禹掌握了军事权力 D.部落联盟成员崇拜自然

15.禅让制下,部落联盟首领通过推举产生,推举的标准主要是“贤”与“能”。这一制度体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