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梯乘客使用须知
为保障电梯运行安全与乘梯体验,所有使用电梯的乘客需严格遵守以下行为规范与安全指引。电梯作为垂直运输特种设备,其安全运行依赖设备状态、维护质量及乘客正确使用行为的共同作用。以下内容基于电梯运行原理、安全规范及常见事故案例总结,涵盖乘梯全流程注意事项,旨在帮助乘客建立安全意识、掌握正确操作方法,最大限度降低乘梯风险。
一、乘梯前的准备与观察
乘坐电梯前,需先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基础检查,这是避免因设备异常导致事故的关键步骤。
1.确认电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到达电梯厅后,首先观察电梯厅门上方的显示屏或指示灯。正常情况下,显示屏应清晰显示电梯所在楼层及运行方向(上行/下行);若显示屏黑屏、闪烁或显示“故障”“检修”等字样,或厅门旁贴有“暂停使用”标识,说明电梯已停止服务,此时应选择其他楼层的电梯或步行楼梯,切勿强行使用。
若电梯无明显故障标识但厅门未完全闭合(如门缝超过10厘米),或关闭过程中出现卡顿、异响(如金属摩擦声、电机异常轰鸣),可能是门机系统或控制系统故障,需立即远离门区并联系物业管理人员,切勿尝试扒门或强行进入。
2.保持候梯区域畅通
候梯时应站在电梯厅门正前方1米外的区域,避免贴近门体站立。携带行李、手推车或推婴儿车时,需将物品放置于候梯区边缘,确保厅门开关范围内无障碍物。禁止在候梯区堆放快递、杂物或长时间逗留,以免阻碍他人通行,同时防止因门机感应到障碍物反复开关门,导致设备过载损坏。
特别提醒:儿童候梯时需由成人陪同,避免其因好奇拍打厅门、用脚踢门或将手指插入门缝,此类行为可能触发门机保护装置导致电梯停梯,或直接造成手指夹伤。
二、进入电梯的规范操作
确认电梯到达且状态正常后,需有序进入轿厢,此过程需注意以下细节以保障安全。
1.按顺序进出,避免拥挤
电梯到达时,应先让轿厢内乘客全部走出后再依次进入。若轿厢内乘客较多,需等待下一趟电梯,切勿拥挤推搡。拥挤可能导致以下风险:一是超出电梯额定载重触发超载保护,电梯无法关门运行;二是人员挤压可能碰撞到电梯内的紧急报警装置、显示屏等设备,造成误操作或设备损坏;三是若电梯突发故障停梯,拥挤会增加救援难度。
特别针对高峰时段(如早晚上下班、学生放学),建议乘客主动排队,遵循“先下后上”原则。携带大件物品(如家具、行李箱)的乘客应优先让行,或选择非高峰时段使用电梯,避免影响他人出行效率。
2.观察轿厢内环境与设备状态
进入轿厢前,需快速观察轿厢内是否存在异常:如地面是否有积水、油污(可能导致滑倒),轿厢壁是否有明显变形或裂缝(可能提示结构隐患),紧急报警装置、应急照明是否正常(按下报警按钮应能听到通话声,应急照明在断电时应自动亮起)。若发现轿厢内有异味(如焦糊味、汽油味)、异常噪音(如电机异响、钢丝绳摩擦声)或设备缺失(如楼层按钮脱落、光幕损坏),应立即退出并通知物业,切勿继续使用。
3.正确操作楼层按钮
进入轿厢后,需根据目标楼层按下对应按钮。按钮应轻触至灯亮即可,无需反复按压。反复按压可能导致控制板程序紊乱,出现“乱层”(电梯不按指令停靠)或“死机”(按钮无响应)现象。若多人同乘,可由一人集中按动目标楼层按钮,避免重复操作。
需特别注意:电梯按钮分为“内选按钮”(轿厢内控制停靠楼层的按钮)和“外呼按钮”(厅门外召唤电梯的按钮)。外呼按钮仅用于召唤电梯,进入轿厢后需通过内选按钮选择目标楼层,若误操作外呼按钮(如在轿厢内按动厅门外的按钮),不会改变电梯运行指令。
三、乘梯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
电梯启动后至到达目标楼层前,乘客需全程保持安全意识,避免因不当行为引发风险。
1.保持稳定站立,避免倚靠门体
电梯运行时,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略微前倾,双手自然下垂或轻扶轿厢扶手(若有)。禁止倚靠轿厢门(包括轿门和厅门),原因如下:一是电梯门在关闭后仅通过门锁装置固定,倚靠可能导致门锁松动,门体意外开启;二是若电梯因故障急停,倚靠门体可能因惯性导致身体失衡,碰撞到门机部件或摔倒;三是部分电梯采用光幕或安全触板防夹装置,若身体倚靠门体,可能触发保护机制导致电梯反复开关门,延长运行时间。
儿童、老人及行动不便者(如孕妇、坐轮椅者)应尽量靠近轿厢后壁站立,利用轿厢壁的支撑保持平衡,降低摔倒风险。
2.禁止在轿厢内进行危险或不文明行为
(1)禁止蹦跳、打闹:电梯运行时,轿厢通过钢丝绳或钢带悬挂于井道内,蹦跳产生的冲击力会传递至悬挂系统,长期可能导致钢丝绳磨损、钢带变形,缩短设备寿命;同时,打闹可能导致人员碰撞按钮、紧急报警装置,引发误操作。
(2)禁止吸烟、吐痰、丢弃杂物:电梯轿厢是封闭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第二届掼蛋比赛活动方案.doc VIP
- 《重症医学》教学大纲要点.doc VIP
- 人教版 (2024) 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 3 welcome 课件+音频(共26张PPT).pptx VIP
- 锥套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锥套工序专用夹具设计.doc VIP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建筑装饰数字化施工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06216中外建筑史2007年01月试卷.doc VIP
- “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主题班会.ppt VIP
- 高中数学课件:3《2-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0.pdf VIP
- 智能停车场系统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docx
- 建筑工程培训PPT课件范文.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