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青光眼引流阀感染预防查房课件.pptxVIP

2025 青光眼引流阀感染预防查房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青光眼引流阀感染预防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示教室的白板前,我看着投影上“青光眼引流阀感染预防”的标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杆。上周三夜班,急诊科送来了一位58岁的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患者——结膜充血如晚霞,眼周渗出物黏着睫毛,患者攥着我的手说“护士,眼睛烧得慌”。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们总在强调手术成功,却常常忽略“术后365天”的守护。

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我国患者超2100万(《中国青光眼指南2023》数据)。对于药物和激光控制不佳的难治性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是“最后一道防线”——那枚不足1cm的硅胶阀,像一座“排水泵站”,将眼内房水引入结膜下间隙。但这枚“生命阀”也藏着隐患:据《眼科学年鉴》2024年最新统计,术后1年内感染发生率高达8.7%,一旦发生,轻则视力骤降,重则需取出引流阀甚至眼球摘除。

前言今天的查房,我们不聊手术技巧,只谈“如何让这枚阀在眼内安全‘工作’”。从一个真实病例出发,抽丝剥茧梳理感染预防的全流程,因为对患者而言,“不感染”比“治感染”更重要。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让我们先认识今天的主角——王阿姨,62岁,退休教师。她的故事要从3年前说起:2022年确诊双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右眼已失明,左眼先后行3次抗VEGF治疗、2次小梁切除术,眼压仍波动在35-45mmHg(正常10-21mmHg)。今年3月15日,主刀医生为其植入Ex-PRESS引流阀(一种常见的青光眼引流装置),术后第3天眼压18mmHg,结膜瓣愈合良好,3月20日出院。

但4月2日清晨,王阿姨老伴敲开了门诊诊室的门:“大夫,她昨儿说左眼磨得慌,我看眼皮肿了,早上起来眼屎把眼睛糊住了。”门诊测眼压28mmHg,裂隙灯检查见结膜瓣边缘有约2mm缺损,引流管暴露,周围结膜充血(+++),可见黄白色分泌物。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1.2×10?/L(正常4-10),中性粒细胞78%(正常50-70)。

病例介绍“护士,是不是我给她擦眼睛太用力了?”王叔叔红着眼问。这让我想起出院时,我们发了《术后护理手册》,但王阿姨说“我识字,自己看”——或许,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正悄悄埋下感染的种子。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带着王阿姨的病例,我们从“人-环境-操作”三维度展开评估。

患者自身因素评估王阿姨有2型糖尿病史10年,空腹血糖长期在7-8mmol/L(目标<7mmol/L);术前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10mm/5min(正常>10mm),泪膜稳定性稍差;术后自述“怕麻烦子女”,未严格按医嘱使用人工泪液;近1周因失眠自行服用安定,睡眠时偶有揉眼动作(其老伴观察到)。

眼部局部评估我们为她做了详细的眼部检查:视力0.1(术前0.15),结膜充血以颞上方(引流阀位置)为著,可见局限性隆起,触之皮温稍高;引流管表面附着少量分泌物,棉签轻拭后可见管周有0.5mm的“白环”(提示生物膜形成可能);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治疗与护理操作回顾查阅病历:术后前3天每日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2万U,第4天起改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q2h;3月22日(出院后第2天)曾自行停用滴眼液1天(“觉得眼睛不红了”);4月1日曾用自来水清洗面部(家属描述)。

这些评估结果像拼图,逐渐拼出感染的“高危图谱”:糖尿病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泪膜保护缺失、用药依从性差、局部清洁不当,每一个都是感染的“导火索”。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1)有眼内感染的风险与引流管暴露、糖尿病免疫抑制、用药依从性差有关依据:结膜瓣缺损、引流管表面分泌物、血糖控制不佳、自行停药史。02基于评估,我们提出以下护理诊断,排序按优先级: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01

知识缺乏(特定的)与术后护理知识掌握不足有关依据:对“即使无不适也需规律用药”“清洁面部的正确方法”认知不足。

舒适度改变:眼痛、异物感与局部炎症反应有关依据:患者主诉“磨得慌”,结膜充血、分泌物刺激。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我们的核心目标是:72小时内控制局部炎症,避免感染扩散至眼内;1周内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住院期间无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感染防控的“精准打击”局部处理:用0.9%氯化钠注射液+庆大霉素(1:1)冲洗结膜囊,动作轻柔避开引流管;取分泌物做细菌+真菌培养(已送检,结果待回报);氧氟沙星眼膏夜间涂眼(覆盖引流管区域),白天改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q1h(强化局部杀菌)。

全身支持:联系内分泌科调整降糖方案,目标空腹血糖<6.5mmol/L(高血糖会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是感染的“帮凶”);口服头孢地尼0.1gtid(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