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节段性血管瘤病的护理措施
一、前言
血管瘤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血管肿瘤性疾病,其中节段性血管瘤病因具有单一解剖节段累及、病变范围广泛且常伴发皮肤外器官受累的特点,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与难点。这类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外观,还可能累及眼、呼吸道、肝脏等重要器官,导致弱视、呼吸困难或肝功能异常等严重并发症,给患儿及家庭带来极大心理与生理负担。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还能提升家长的照顾能力与患儿的生活质量。本文围绕“节段性血管瘤病的护理措施”,从疾病基础认知、护理评估、问题诊断到具体干预策略展开详细阐述,旨在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针对性指导。
二、疾病概述
节段性血管瘤病(SegmentalHemangioma)是婴幼儿血管瘤的特殊亚型,以沿Blaschko线(胚胎皮肤发育纹)呈节段性分布为核心特征,病变通常累及头颈部、躯干或四肢的一个或多个相邻解剖节段,占婴幼儿血管瘤的5%~10%。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与胚胎期血管生成异常、体细胞GNAQ/GNA11基因突变及母体妊娠期间雌激素水平波动(如使用保胎药、先兆流产史)有关。
病理上,瘤体由大量增生的血管内皮细胞与不成熟血管腔组成,增殖期(出生后6~12个月)生长迅速,病变处皮肤张力显著增加;消退期(1~5岁)瘤体逐渐缩小,但常遗留皮肤松弛、色素沉着或瘢痕。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类:
皮肤表现:初期为边界不清的淡红斑,随病程进展变为紫红色肿块,按之褪色,表面可因摩擦出现破溃;
系统表现:累及眼部可导致眼睑下垂、弱视或青光眼;累及呼吸道(如声门下血管瘤)可引发喘息、呼吸困难;累及肝脏可出现肝大、黄疸甚至心力衰竭。
三、护理评估
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需先对患者进行全面、动态的护理评估,覆盖健康史、身体状态及心理社会层面,确保护理措施贴合患者需求。
(一)健康史评估
重点询问母体妊娠史(如是否有先兆流产、使用雌激素类药物、接触放射线)、患儿出生史(早产、低体重儿是高危因素)、疾病发展轨迹(病变出现时间、生长速度、是否伴发疼痛/瘙痒/功能障碍)及既往治疗史(如普萘洛尔、激光、手术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例如,母亲妊娠期间使用黄体酮保胎的患儿,节段性血管瘤的发生率更高,需重点关注病变生长速度。
(二)身体状况评估
1.皮肤评估:视诊病变部位(如头颈部、躯干)、范围(是否跨节段)、颜色(淡红→紫红)、形态(平坦→隆起);触诊质地(柔软→坚韧)、温度(是否高于周围皮肤)、有无搏动或压痛。增殖期瘤体因血管丰富,触之有“压缩性”(按之褪色,松开后复红)。
2.系统器官评估:若病变累及眼部,需检查视力、眼压及眼睑闭合情况;累及呼吸道需观察呼吸频率、有无三凹征;累及肝脏需触诊肝脾大小、有无腹胀。例如,头颈部病变患儿需评估有无压迫气管导致的呼吸不畅(如呼吸时胸骨上窝凹陷)。
(三)心理社会评估
重点关注家长的心理状态:因担心病变进展、外观影响或治疗副作用,家长常存在焦虑(如“孩子的脸会不会毁容?”“治疗会不会影响生长发育?”);同时评估家庭支持系统(经济状况、照顾能力)及知识认知度(是否了解疾病自然病程、护理要点)。部分家长因缺乏知识,可能因恐惧而延误治疗,需提前识别并干预。
四、护理诊断
基于评估结果,结合患者需求,可提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血管瘤增殖期皮肤张力增加、摩擦或治疗(如激光)后反应有关;
2.急性疼痛:与瘤体压迫周围神经、治疗刺激(如激光热效应)或破溃感染有关;
3.焦虑:与家长对疾病预后的担忧及患儿外观改变有关;
4.知识缺乏:家长缺乏节段性血管瘤的病因、治疗及家庭护理知识;
5.潜在并发症:弱视/呼吸道梗阻/肝功能异常:与病变累及眼、呼吸道或肝脏有关。
五、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需具体、可衡量,确保措施有方向、效果可验证:
1.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感染或瘢痕形成;
2.患儿疼痛缓解(采用FLACC量表评估,评分≤3分),哭闹/烦躁次数减少;
3.家长焦虑情绪缓解(SAS焦虑量表评分下降20%以上),能配合护理;
4.家长掌握疾病知识及护理要点(如弹力衣佩戴、应急处理);
5.潜在并发症早期识别,无严重功能障碍(如未出现不可逆性弱视)。
六、核心护理措施
节段性血管瘤的护理需以“控制增殖、预防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为核心,以下是具体干预策略:
(一)皮肤完整性维护
增殖期瘤体皮肤薄、张力高,易因摩擦或抓挠破溃,需重点保护:
1.减少刺激:选择宽松、纯棉衣物,避免穿高领或紧身衣摩擦病变部位;洗澡时用温水轻柔擦拭,禁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挠。
2.压力治疗护理:增殖期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