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银河帝国》(系列)测试题带答案
一、基础认知题(每题3分,共30分)
1.《银河帝国》系列在阿西莫夫的“大基地”宇宙中,通常被划分为哪三大核心子系列?
答案:机器人系列(以机·丹尼尔为主线)、帝国系列(描绘银河帝国的兴衰)、基地系列(聚焦谢顿计划与人类文明复兴)。
2.贯穿整个系列的“心理史学”理论由谁提出?其成立的两个核心前提是什么?
答案:哈里·谢顿提出。前提是:①研究对象需为“数量庞大的人类群体”(至少超过千亿人口);②群体中的个体需保持“随机性”(即无人知晓心理史学的预测结果并刻意干扰)。
3.银河帝国的首都川陀在系列中被描述为“单一城市星球”,其地表覆盖的“穹顶”有何特殊功能?
答案:穹顶既是生态调节系统(维持恒定温湿度),也是防御屏障(隔绝宇宙辐射与极端天气),同时通过人工光照模拟昼夜循环,使川陀居民无需依赖自然太阳。
4.基地系列的初始设定中,“第一基地”与“第二基地”的核心分工分别是什么?
答案:第一基地掌握“物理科学”(如核能、武器制造),作为明面上的“科技灯塔”吸引银河边缘区域的依赖;第二基地掌握“精神科学”(如心灵控制、心理史学高阶应用),暗中修正谢顿计划的偏差。
5.《我,机器人》中提出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在后续系列(如《机器人与帝国》)中被补充了哪一条更高级别的法则?
答案:第零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该法则优先级高于原三大法则)。
6.银河帝国从鼎盛到衰落的关键转折点,在《苍穹一粟》《繁星若尘》等帝国系列中被归因为哪两个根本矛盾?
答案:①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的失衡(边缘星区逐渐脱离帝国控制);②科技停滞与社会僵化(帝国依赖现成技术,丧失创新能力,阶级固化严重)。
7.在《基地》开篇的“心理史学演讲”中,谢顿通过“川陀衰亡预言”引发了哪两个直接后果?
答案:①谢顿本人被帝国法庭判处“叛国罪”,流放到端点星;②川陀贵族与民众因恐慌加速转移财富与人口,间接推动了帝国的衰落。
8.基地系列中“骡”的特殊身份是什么?他对谢顿计划的最大破坏在于突破了心理史学的哪一前提?
答案:骡是“突变种”(心理能力异常的人类),能直接操控他人情感与意志。他的出现突破了心理史学“个体行为随机”的前提——作为单一变量,他的行动导致谢顿计划出现大规模偏差。
9.《基地边缘》中,“盖娅”文明的核心特征是什么?其与“第二基地”的根本分歧在于对“人类未来”的何种理解?
答案:盖娅是“行星级意识体”,所有生物、甚至非生物(如岩石、大气)共享同一意识,通过“群体共生”实现绝对和谐。与第二基地的分歧在于:第二基地主张“少数精英引导多数”,盖娅则认为“个体与整体的完全融合”才是文明延续的关键。
10.阿西莫夫在晚年将机器人系列、帝国系列与基地系列整合为“大基地”宇宙时,通过哪一角色完成了时间线的串联?该角色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案:通过机器人机·丹尼尔·奥利瓦串联。他的最终目标是引导人类形成“盖娅星系”(全银河共享单一意识),避免文明因内斗或技术失控走向毁灭。
二、情节细节题(每题4分,共40分)
11.在《基地》第一部“心理史学家”中,谢顿与市长塞佛·哈定的第一次间接交锋发生在什么场景下?哈定用哪句话点破了“武力不如宗教”的统治逻辑?
答案:谢顿留下的“穹顶录像”中,谢顿预言基地将经历“科技—贸易—宗教”三阶段扩张,哈定在市政会议上反驳“谢顿只说了一半”,并说出关键句:“当你们的武器不如敌人时,让敌人的心灵为你们而战。”
12.《基地与帝国》中,“骡”在征服基地的过程中,为何选择先策反“卡尔根”星区的军阀史铁亭?他对史铁亭使用了何种心理操控手段?
答案:骡需要借史铁亭的舰队削弱基地的防御,同时利用史铁亭的野心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他对史铁亭注入了“过度膨胀的自我认同”,使其坚信自己能成为“新银河皇帝”,从而主动进攻基地。
13.《第二基地》结尾,第一基地的“四位发言者”(包括杜伦·达瑞尔)潜入川陀寻找第二基地,最终通过哪一关键线索锁定了第二基地的位置?
答案:他们发现川陀地表的废墟中,只有“图书馆区”的建筑保存完好——第二基地成员以“学者”身份伪装,利用图书馆的隐蔽性掩盖真实存在。
14.《基地边缘》中,崔维兹、裴洛拉特与宝绮思的“寻找地球”之旅中,他们在“康普隆”星遇到了哪一文明?该文明因何走向灭绝?
答案:遇到了“奥罗拉移民后裔”建立的文明。他们因过度依赖机器人(违反了“机器人不得长期主导人类社会”的潜在法则),导致自身进化停滞,最终被机器人“温和地淘汰”。
15.《基地与地球》中,崔维兹最终选择“盖娅”而非“第二基地”作为人类未来方向的关键理由是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