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孤独之旅》-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随堂精品课件(统编版).pptxVIP

第17课《孤独之旅》-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随堂精品课件(统编版).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1.理解小说主题,感悟“成长”的含义。

2.欣赏小说饱含诗意的语言,体会细腻

的景物和细节描写。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读过儿童小说《草房子》

《青铜葵花》或者《细米》吗?这些小说的

作者是曹文轩。他是北京大学教授,更是一

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曾于2016年获“

国际安徒生奖”。今天让我们欣赏他的《孤

独之旅》吧!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曹文轩,1954年生,江苏盐城人。当代

作家、儿童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山羊

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

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等。

其中,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

奖(1999)、“宋庆龄文学奖”金奖。

整体感知——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草房子》,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

性的“成长小说”。它以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以一座

建着“草房子”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桑桑、杜小康、秃

鹤、纸月、细马等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轨迹

,既弥漫着艰辛与痛苦,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本文节选部分写的是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时的

经历。杜小康原本生活在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富裕

的生活,优异的学习成绩,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然而

,一次意外变故,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

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一、走孤独之旅。

任务一:

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小说情节。

开端:无奈失学,随父放鸭。

发展:芦荡放鸭,感受孤独。

高潮:遭受磨难,雨夜找鸭。

结局:鸭子下蛋,小康长大。

任务二:

再次自主阅读,探究心理变化过程。

(1)抓住细节,梳理杜小康成长的过程,圈画出写他心理变化的语句,

并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心理变化相关语句

行程最初

途中

到达放鸭地点

放鸭初期

放鸭中期

经历暴风雨

八月的一天清晨

时间心理变化相关语句

行程最初拒绝去放鸭“我不去放鸭了”带着哭腔

途中茫然占据他心灵的全部是前方

到达放鸭地点恐惧、胆怯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有一种永远逃不

走了的感觉紧紧地挨着父亲

放鸭初期寂寞、孤独、想家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

放鸭中期仍然寂寞,逐渐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习惯

经历暴风雨安定、从容又想起母亲……但他没有哭

八月的一天清晨欣喜惊喜地跑过去

任务二:

再次自主阅读,探究心理变化过程。

(1)探究:如何看待杜小康在这趟“孤独之旅”中的表现?

杜小康的“孤独之旅”,依据其心理变化过

程,前四个阶段的心理,可以归结为“不敢面

对现实、希望逃避现实”,这是他心理不成熟的

表现,也是一个孩子面对人生突然转折的自然

反应;后三个阶段,他逐渐敢于面对现实,接受

现实。在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中,他经受住了考

验,靠自己的力量找到了鸭子,在这趟“孤独

之旅”中成熟。

任务二:

再次自主阅读,探究心理变化过程。

(3)探究:本文中的心理描写的几种手法。

一种是直接描写心理活动。如:他害怕了……眼中

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最大的敌人……它就是孤独。

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哇哇大哭起来

……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

独了。

一种是通过语言、动作、环境描写间接表现心理活

动。如: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

就又走了。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时间一久,再

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

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二、探孤独之意。

任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