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PAGE1
第PAGE1页共NUMPAGES4页
3百合花(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分析小通讯员、新媳妇、“我”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2.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3赏析小说运用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
4.探究《百合花》的主题,感受小说所表现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评价目标
1.学生完整地梳理故事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2.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所掌握,懂得作者借此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作者的巧妙构思,分析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难点:理解故事的文化背景隔膜及当时人物普遍的精神心理。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点拨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革命战争时期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他们浴血奋战、不畏牺牲,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你能想到哪些革命英雄?(董存瑞、赵一曼等)你印象中的革命英雄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百合花》,看看故事中的英雄是否与你想象的一样,作者又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讲授新课】
学习任务一整体感知,梳理文脉
设计意图:任务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小说中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分析小说的文脉和抒发的情感。在梳理情节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百合花”被子、馒头等细节,将军民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与战争年代的人性光辉相融合,从而把握小说以小见大的叙事架构,理解作品中传递的平凡人物的崇高精神与革命年代的温暖人情,提升对小说结构、情感表达和主题意蕴的整体把握能力。
1.[主旨解读]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简单而动人的故事的描写,展现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以及人性的美好与纯真。“百合花”被子这一关键意象,象征着纯洁、美好的情感,它不仅串联起故事的情节,更体现了军民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小说也通过战争背景下这些平凡人物的经历,表达了对人性的赞美,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2.[结构导图](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填写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①借被②军民情
学习任务二赏析形象
设计意图:小说是以写人为主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形象的刻画是小说创作的重点,也是小说鉴赏的重点。把握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注意从相关的事件、描写等去挖掘形象的特点,并结合文本的创作意图把握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活动1:小说中的小通讯员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明确:①小通讯员是一个刚参军一年、只有19岁的农村青年,稚气未脱,质朴、憨厚、不善言辞,更怯于与陌生女性交往,有时执拗得有点任性,有时活泼得可亲可近。他热爱生活,关心同志,体贴别人;觉悟高,忠于革命。在战斗中,当一颗手榴弹在担架队员们中间冒着烟乱转时,他毫不迟疑地扑了上去,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解除了危险。
活动2:新媳妇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明确:新媳妇是一个美丽娴静、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对于让小通讯员受气这件事,她感到很愧疚,希望有机会向他道歉。可是唯一的机会却是小通讯员受重伤被抬到包扎所,新媳妇全然没有之前的忸怩羞涩,“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小通讯员牺牲了,但新媳妇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仍然认真地缝着小通讯员衣肩上的那个破洞,把自己的那条崭新的花被子盖在他的身上。这一系列的动作虽然简单,却饱含着泪水,透露出一份真诚的情感,体现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的质朴、善良和一颗对革命队伍的诚挚爱心。
活动3:小说中的“我”是个什么角色?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精彩一瞬】(课堂老师处理关键问题的高潮与精彩之处)
设计说明:“我”是小说中的线索人物,分析“我”的作用时要注意体会“我”对小通讯员的观察和与小通讯员的交谈等方面的细节描写,从中总结出“我”在安排情节、表现人物、表达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作用。
明确:生1:独特的女性视角是这篇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特点主要是通过“我”这个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虽然作品主要写的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的崇高情感,但是“我”是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不可缺少的人物,是故事的叙述者和情节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因此,“我”不仅是作品第一人称叙述者,而且是作品中的一个艺术形象。
生2:去包扎所的路上,“我”主动找小通讯员搭话,主动认老乡,甚至问他有没有娶媳妇的言行,表现出战争年代革命队伍中女同志特有的一种“泼辣”,是一个具有强烈性别意识的人物。
生3: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使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跃然纸上,而且通过富于浪漫色彩的想象,使作品充满抒情的色彩。比如,“我”想象的小通讯员在家乡拖毛竹时的情景,充满诗情画意。
生4:“我”不仅是一个线索人物,更是一个主要人物,是帮助读者探究小说主旨的一把钥匙。小说始终围绕着“我”和小通讯员之间的交往展开叙事:“我”与小通讯员去包扎所的路上、“我”与小通讯员一起借被子、“我”与小通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