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神经外科脊髓空洞症手术疗效评估查房课件.pptxVIP

2025 神经外科脊髓空洞症手术疗效评估查房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疗效的“长期守护者”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神经外科脊髓空洞症手术疗效评估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神经外科病房里,我摸着白大褂口袋里那张被翻得卷边的脊髓空洞症MRI片,想起十年前刚入职时老师说的话:“脊髓空洞症不是绝症,但治得好不好,手术是关键,术后护理更像‘第二把手术刀’。”如今,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术中电生理监测的普及,以及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深化,脊髓空洞症的手术疗效评估早已从“是否缓解症状”升级为“如何精准提升生活质量”。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脊髓内脑脊液异常积聚形成空洞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继发于Chiari畸形、脊髓肿瘤或外伤,典型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肌力下降、肌肉萎缩,严重者可出现截瘫或呼吸功能障碍。过去,我们总把关注点放在手术本身——是否彻底减压、分流是否通畅;但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甚至长期预后。

前言今天的查房,我们以5床张XX为例,从“手术疗效”这个核心出发,通过护理视角复盘整个围手术期管理,看看护理如何成为疗效评估中不可替代的“动态标尺”。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5床张XX,男,62岁,主诉“右手麻木、无力1年,加重伴行走不稳2月”入院。患者1年前无诱因出现右手拇指、食指痛温觉减退,捏筷子时总掉,以为是“颈椎病”,贴膏药、做理疗没效果;近2月麻木范围扩展至右前臂,右下肢发沉,走路像踩棉花,外院MRI提示“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C2-T5)”,遂转至我院。

术前评估:神清,语利;右上肢肌力Ⅳ级(握力弱),左上肢Ⅴ级;双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更弱);痛温觉:C3-T4节段分离性感觉障碍(触觉存在,痛温觉消失);深感觉正常;腱反射:右上肢减弱,双下肢活跃;Hoffmann征(-),Babinski征(-)。焦虑自评量表(GAD-7)评分12分(中度焦虑)。

病例介绍手术方式:后颅窝减压+硬脑膜扩大修补+脊髓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术中超声定位空洞,置入5F硅胶分流管)。术程3小时,出血80ml,未输血,安返ICU。术后当日复查MRI:空洞体积较术前缩小60%,分流管位置良好;术后第1天转回普通病房,目前术后第3天。

现在患者主诉:后枕部切口隐痛(VAS评分3分),右手指麻木感较术前减轻(“能感觉到热水烫了”),右下肢力量稍改善(可扶床行走5米);生命体征平稳(T36.8℃,P78次/分,R16次/分,BP130/80mmHg);切口敷料干燥,无渗液;留置尿管已拔,自行排尿通畅。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从患者入院到术后3天,我们的护理评估始终围绕“手术疗效”这条主线,分阶段、多维度收集数据。

术前评估:锁定“基线”,预判风险术前评估的核心是明确患者神经功能“起点”,为术后疗效对比提供依据。我们用了3个“清单”:

神经功能清单:按脊髓节段逐一核查——C2平面:双侧耳后痛温觉(术前右侧减退);C5-T1:右手及前臂(痛温觉消失);T4平面:乳头连线(右侧痛温觉减退)。肌力:右上肢握力2kg(正常>30kg),右下肢直腿抬高30(正常>90)。这些数据像“坐标”,术后每一点变化都能精准定位。

心理状态清单:患者是退休教师,总说“教了一辈子书,现在连粉笔都拿不稳”。我们用GAD-7量表评估,发现他焦虑源于“怕手术失败瘫了”“拖累家人”。查房时他悄悄问我:“小王护士,你们科这种手术成功率到底多少?”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是影响术后配合的关键。

术前评估:锁定“基线”,预判风险生活自理清单:ADL量表评分65分(中度依赖),具体表现:进食需左手辅助,穿脱上衣需家人帮忙,如厕需扶栏。这些细节让我们提前设计术后康复路径——比如先练“用左手辅助右手拿勺子”,再过渡到独立进食。

术后评估:动态追踪,验证疗效术后评估的重点是“变化”:神经功能是否改善?并发症是否发生?我们每2小时记录1次,像“拍电影”一样留存连续画面。01生命体征:术后6小时内每小时测BP、P、R,警惕颅内压波动(比如BP骤升伴P减慢可能提示颅内血肿)。张大爷术后BP始终稳定在120-135/70-85mmHg,说明减压充分,没有继发性损伤。02神经功能:术后6小时开始评估——痛温觉:让他闭眼,用冷/热水棉签轻触右前臂,他说“这次能感觉到凉了!”;肌力:右上肢握力升至5kg,右下肢直腿抬高45。这些“进步”是手术有效的直接证据。03引流与切口:他术中未留置硬膜外引流,但我们每天用红外检测仪扫描切口(2025年新设备,能早期发现皮下积液),目前切口周围无红肿、无波动感,愈合良好。04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