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VIP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深圳市沙井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历史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法”的认知,古代中国思想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下列项中,体现了韩非子“法”的主张是

A.“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B.“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C.“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 D.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2.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依据多份英文报纸,主持翻译出《澳门新闻纸》。其中绝大部分是亟需了解的夷务或军情,但也有英国女王宫中女官名单与薪水、菲律宾农业、秘鲁公司招股、彩色地图印制法、南北极探险、船只保险广告等非紧要内容。由此可知,当时

A.林则徐试图更全面地了解外部世界

B.国人已突破天朝上国的观念

C.翻译英文报刊的工作较为主观随意

D.林则徐关注到西方政治制度

3.读《抗战时期大后方民营工业情况简表(1937-1944年)》,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民营工业不断发展壮大 B.民营工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

C.工业发展不平衡局面得到改变 D.民营工业发展适应时代需要

4.1914年9月《中华小说界》杂志刊出一幅题为“世界将来之伟人”的图片(下图),图案是中心一小圆,外围一大圆。小圆中为中国男孩,外圈12小圆各有一小孩,分别标为英、俄、意、美、法、德、比、日等12国名。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激励人心

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解放了思想

C.民主共和制的建立提升了民族自信心

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找到新发展方向

5.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某位人士自我评价说:“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自问亦未有何等陨越,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这位名人最有可能是()

A. B. C. D.

6.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道:“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据此可知,他

A.强调思想解放以身体改造为基础 B.指出中国急需开展体育教育

C.认为中国国民身体素质普遍低下 D.鼓励青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7.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

时间

外交活动

上午10:OO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秋普芳

上午11:OO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13:OO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16:50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

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

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

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

8.1907年底,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女子纷纷设立“女界保路会”等妇女团体,集议筹款,签名认股,以挽回路矿权。这表明

A.清末新政改变了男尊女卑传统心理

B.20世纪初女性的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列强侵略激发了女性爱国救亡意识

D.维新变法使男女平等思想深入人心

9.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10.《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这说明

A.《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理性精神

B.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C.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D.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11.1937年至1939年,武汉与广州取代上海和北平成为文学活动的新的中心。1939年的重庆“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几乎像二十年以前文学革命期间的北京一样。”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A.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 B.近代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动

C.文化中心的逐渐西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

12.1769年,英国人韦奇伍德开办了陶工场,在工场内将制陶工序细化,每个人只完成一道工序,并根据每道工序计算出每个车间需要的人数,由此一改英国制陶业的落后面貌。据此可推知

A.劳动组织形式变化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1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