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乡镇卷)
给定资料
资料1
2024年,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开展“乡村建设现状摸底”调研,覆盖全省14个市州的87个县(市、区),收回有效问卷12367份。调研显示,当前部分乡村在建设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在基础设施方面,湘中地区某村村民反映,村内主路虽已硬化,但背街小巷仍是泥路,“一下雨就踩两脚泥,老人出门摔跤过好几次”;湘西某村的灌溉水渠年久失修,“渠道堵了半米高的淤泥,去年大旱时,50亩稻田只收了三成”。
产业发展上,湘南某镇以传统水稻种植为主,产业链条短,“稻谷收了直接卖,一斤才1.3元,隔壁县搞稻谷加工,做成米糕、米酒,一斤能卖8元”;湘北某村虽引进了蔬菜种植项目,但因缺乏冷链物流,“菜贩子压价,好好的有机菜烂在地里,村民都说‘不如种玉米省心’”。
公共服务领域,调研问卷中38.6%的村民认为“村卫生室药品种类少,头疼脑热要跑10公里去镇里”;27%的留守儿童家庭反映“村里没有儿童活动中心,孩子写完作业只能蹲在路边玩”;部分村“农家书屋”沦为“杂物间”,书架上积满灰尘,最新的书籍还是2020年的。
资料2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20年来迭代升级,从“环境整治”到“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动全面发展的路径。
在规划上,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每个村都编制“一村一策”规划,既保留水乡古村的粉墙黛瓦,又融入现代生活需求。如安吉县余村村,根据“生态立村”定位,关停水泥厂、矿山,发展竹产业和乡村旅游,村民人均收入从2003年的8732元增至2023年的72798元。
在机制上,浙江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体系。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县乡配套资金占比不低于50%;鼓励村民“投工投劳”,如嘉兴市王江泾镇,村民自发组建“美丽庭院理事会”,自己设计花坛、清理河道,政府按进度给予奖励;引导企业参与,湖州市引入文旅公司开发“民宿+农耕体验”项目,企业出资改造农房,村民以房屋入股,年分红超3万元。
在理念上,浙江注重“塑形”与“铸魂”并重。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在整治环境的同时,挖掘“春兰文化”,举办兰花节、开设兰文化课堂,村民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宁波市奉化区滕头村将村规民约、家风故事编成小品,通过“乡村大舞台”演出,潜移默化提升村民文明素养。
资料3
2024年7月,湖南省召开“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现场会,推广省内典型案例:
A镇位于湘东山区,过去“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2022年,镇里借鉴“千万工程”“先规划后建设”的经验,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团队编制《A镇乡村建设规划(2022-2030)》,明确“生态旅游+特色农业”定位。一方面,发动村民“拆违治乱”,拆除废弃猪圈、旱厕300余处,利用拆出的空地建小花园、小广场27个;另一方面,引入文旅企业开发“森林步道+民宿集群”项目,村民将闲置农房改造为精品民宿,由企业统一运营,2023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村民人均增收1.8万元。
B村地处湘中丘陵,曾是“空心村”,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2023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乡贤理事会”,联系32名在外创业的村民返乡,发起“一村一品”计划:有人投资建设蔬菜大棚,引进滴灌技术;有人注册“B村山货”商标,通过直播销售土蜂蜜、笋干;村集体流转100亩土地,建成“研学农场”,吸引周边城市学生体验插秧、割稻。目前,村里35岁以下青年返乡率达41%,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80万元。
资料4
2024年9月,湖南省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村民满意度作为首要标准”“强化党建引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鼓励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村民参与乡村建设”。
为推动政策落地,省农业农村厅开通“乡村建设服务平台”,村民可通过手机APP提交“微心愿”——“希望村口装路灯”“想参加电商培训”等,平台分类派单至县乡部门,限时办结;同时,建立“乡村建设红黑榜”,每季度公布各市州项目进度、群众参与度等指标,对排名靠后的县乡进行约谈。
资料5
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部分基层干部反映存在实际困难:
“资金缺口大。我们镇一年财政收入才500万元,乡村道路硬化、污水管网建设需要2000万元,上级补贴只给30%,剩下的只能‘东拼西凑’,有的村甚至欠了工程款。”(某镇党委书记)
“群众积极性不高。有些村民觉得‘建设是政府的事’,让他拆个旧围墙,要上门做10次工作;搞‘美丽庭院’评比,只有少数几家参与,多数人说‘费钱费力,不如打麻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