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岭梅三章陈毅
1.结合注释自主阅读小序和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三首诗歌,品味诗句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全诗的意蕴内涵。(重点)3.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理想和自由献身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难点)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陈毅(1901—1972)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首任市长。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从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写作背景
绝命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凡临终赋诗均可称为绝命诗(或绝笔诗),看一个人的诗词就可以了解他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境界。如:文体知识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体知识组诗,是指同一诗题、内容互相联系的若干首诗组成的作品。组诗中的每首诗相对完整和独立,但又有内在联系,目的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和不同取向上力求全面、透彻地反映事物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组诗以独特的文体特征折射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并影响着其他文体,在文学发展史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字词检测阎罗()捷报()血雨腥风()取义成仁丛莽()旌旗()yánjiéxuèmǎnɡjīnɡ
字词检测捷()jié睫()jié捷报睫毛涯()yá崖()yá天涯山崖()dānɡ()dànɡ当地当做当()zhǒnɡ()zhònɡ种子耕种种
泉台: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阎罗:即阎罗王,也称“阎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血雨腥风: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旌旗:旗帜的总称。诗中借指军士。
自主感知1:【自学内容】朗读全诗,结合书下批注、旁批,理解内容。【自学方法】结合教材注释和旁批,标注疑难字词,理解诗句。【自学要求】简要概括读完每首诗内容。【自学时间】3分钟
朗读诗歌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第一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旌旗阎罗借指军士。借代凶残的敌人。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设问借代比喻追怀往昔,表达了创业未成、死而不已的豪情壮志,表现了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气概和除恶务尽的决心。自学成果交流1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第二章1.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借代伍子胥悬昭东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关心革命、即使牺牲了也要亲眼看到同志们取得战斗胜利的愿望,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对革命忠贞不二的崇高品质。“烽烟”指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战争。这里指1927年以后的国内革命战争。2.运用了哪个典故?有什么作用?用典自学成果交流1
悬昭东门春秋时期,吴将伍子胥多次提醒吴王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说:“把我的眼睛挖下来挂在吴国国都的东门之上,我要看着越国人灭掉吴国。”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所灭。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第三章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望未来,宣言革命必将胜利,自由之花必将盛开,抒写了革命者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借喻血雨腥风自由花战争革命成功、人民解放的美好前景自学成果交流1
小结: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1《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8-2《登高》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1).pptx
- 9-《说“木叶”》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 9-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9-3《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0-1《劝学》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0-2《师说》复习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12《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学课件)-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6届高考模拟作文讲评07【湖南省永州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不屈为炬,照破山河万朵.pptx
- 第1课《春》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