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汾酒厂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作为一名在汾酒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了十余年的老员工,我深知职业卫生管理不是挂在墙上的一纸文件,而是实实在在护着大伙儿健康的”安全网”。从当年跟着师傅学酿酒时,车间里弥漫的曲粉呛得人直咳嗽,到如今智能化车间里新风系统24小时运转,防护装备从”凑合用”变成”按需配”,这背后是一套越来越精细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在托底。下面,我就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和大伙儿唠唠这套”护健康”的制度。

一、制度根基:为什么要建,为谁而建?

职业卫生管理的核心就四个字——“防患未然”。咱们汾酒的酿造工艺传承千年,从制曲、发酵到蒸馏、储存,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人的操作。可您知道吗?制曲车间的曲粉粉尘、蒸馏车间的酒精蒸汽、设备轰鸣的噪声、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这些看似平常的生产要素,时间久了都可能成为健康隐患。就像我师傅那辈人,不少人落下了老慢支,一到冬天就咳嗽得睡不着,后来才明白是长期接触粉尘没做好防护的缘故。

这套制度的建立,既是响应《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更是咱企业”以人为本”文化的体现。记得前几年职代会上,有位包装车间的大姐提了个建议:“装酒时酒精味太浓,能不能给咱们配个更好的口罩?”没过多久,厂里不仅换了符合N95标准的防有机蒸汽口罩,还专门请专家来给大伙儿讲防护原理。从那时候起我就明白,制度不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是真真切切为咱们员工的健康考虑。

二、管理框架:谁来管,怎么管?

要让制度落地,首先得把”责任链”理清楚。咱们厂的职业卫生管理实行”三级责任制”:

2.1顶层设计:厂级管理委员会

由分管安全的副厂长牵头,安全环保部、生产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这个委员会就像”大脑”,负责制定年度职业卫生目标(比如今年的目标是粉尘浓度达标率100%、员工体检参与率98%)、审批重大防护设施改造方案(像去年制曲车间升级的智能除尘系统,投资200多万就是这儿批的),还要每季度开一次联席会,听听各车间的实际困难。记得有次储存车间反映密闭罐内作业通风不足,委员会当场拍板半个月内加装移动风机,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让大伙儿心里踏实。

2.2执行中枢:车间职业卫生管理员

每个车间配1-2名专职管理员,都是从一线员工里选拔出来的”明白人”。我们制曲车间的老王,干了20年制曲,对粉尘的”脾气”门儿清——早上刚开工时粉尘浓度最高,这时候他准会拿着粉尘检测仪在车间里转,看到谁没戴口罩,先递个新的,再唠两句:“老张头,这口罩可别省,我去年体检肺功能都有点下降,现在戴严实了明显舒服多了。”除了日常巡查,他们还要记好”三本账”:危害因素监测记录、防护设备维护记录、员工健康异常台账,这些数据每月汇总到厂部,成了改进措施的”指南针”。

2.3一线屏障:班组兼职监督员

每个班组选1名兼职监督员,通常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我所在的班组,老李头就是这个角色。每次班前会,他准会念叨:“今天要筛曲粉,记着先开除尘设备,口罩要把鼻子罩严,要是觉得憋气了,赶紧去换滤棉。”有回新来的小年轻图省事,没戴护目镜就清理粉碎机,老李头一个箭步冲过去把机器停了:“小伙子,眼睛进了曲粉可不是小事,我当年没防护,现在见风就流泪,这罪咱可不能让你遭!”这种”传帮带”的监督,比制度条文更有温度。

三、关键环节:从”识别危害”到”守护健康”

职业卫生管理的关键,是把”看不见的风险”变成”可控制的环节”。咱们厂针对不同作业场景,总结出了一套”危害防控五步法”。

3.1第一步:精准识别危害

每年年初,安全环保部会联合第三方机构,对全厂23个作业岗位进行”地毯式”危害排查。就说制曲车间吧,粉碎工序主要是曲粉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8%)、噪声(设备运转85分贝以上);制坯工序是高温(夏季车间温度35℃以上)、湿滑地面;发酵车间则是密闭窖池的低氧环境。去年排查时还发现,包装车间灌酒机附近酒精蒸汽浓度偶尔超标,这个”新情况”马上被列进了重点防控清单。

3.2第二步:技术防控优先

能通过设备改造解决的,绝不让员工”硬扛”。这些年厂里下了血本:制曲车间的粉碎机换成了全密闭型,粉尘捕集率从70%提到95%;蒸馏车间加装了酒精蒸汽回收装置,既减少了挥发又增加了效益;所有高噪声设备都加了隔音罩,噪声值从90分贝降到75分贝。最让大伙儿点赞的是储存车间的”智能通风系统”——人还没进罐,系统就自动检测氧气、酒精浓度,不合格根本开不了门,用技术手段把风险挡在门外。

3.3第三步:个体防护兜底

再好的设备也有”够不着”的地儿,这时候个体防护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咱们的防护用品可不是”一刀切”,而是”按需配发”:制曲工发的是带呼吸阀的防尘口罩+护目镜,蒸馏工配的是防有机蒸汽半面罩,机修工有降噪耳塞+防砸手套。更贴心的是”动态调整”——去年有员工反映夏季戴全面罩太闷热,厂里马上联系厂家定制了带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