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护理技能操作流程.docxVIP

中医养生护理技能操作流程.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护理技能操作流程

前言

中医养生护理,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核心思想,强调“治未病”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其技能操作不仅是中医理论的实践体现,更是通过手法、器具、药物等手段,调和人体气血阴阳,疏通经络,平衡脏腑功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促进康复之目的。本文旨在系统梳理几项核心中医养生护理技能的操作流程,力求专业严谨,兼具实用指导价值,供相关从业者参考与实践。

一、推拿按摩(以背部推拿为例)

1.1概述与核心原则

背部推拿是中医养生护理中最为常用的技能之一,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背部经络腧穴及肌肉组织,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缓解疲劳。其核心原则在于“以柔为贵,以通为要”,强调手法的“均匀、柔和、持久、有力”,并根据个体体质与感受调整力度与频率。

1.2准备工作

1.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的室内环境,温度适宜,避免强光直射及穿堂风。可根据需要播放轻柔舒缓的背景音乐,营造放松氛围。

2.用物准备:治疗床一张,干净毛巾或治疗单,必要时准备推拿介质(如滑石粉、冬青膏、精油等,根据受术者体质及季节选择)。

3.操作者准备:修剪指甲,去除手部饰物,清洁双手。调整自身呼吸,保持身心专注。

4.受术者准备:向受术者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其紧张情绪,取得配合。协助受术者取舒适俯卧位,暴露背部(注意保暖,遮盖非操作部位),若衣物较厚,可建议更换宽松衣物或在衣物单薄处操作(介质可省略或谨慎使用)。

1.3操作流程详解

1.放松手法(约3-5分钟):

*掌根按揉法:操作者站于受术者一侧,双手掌根着力,从肩胛骨内侧缘开始,沿脊柱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缓慢按揉至腰骶部。反复操作2-3遍,使背部肌肉初步放松。

*拿法: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捏背部两侧肌肉,从肩部开始,逐渐向下至腰骶部,重点拿捏肩胛骨周围及腰骶部肌肉丰满处。操作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掐捏。

2.疏通手法(约5-8分钟):

*滚法:以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鱼际为着力面,通过腕关节的连续屈伸摆动,带动前臂旋转,使着力面在背部肌肉上作持续不断的滚动。可沿脊柱两侧膀胱经往返操作,重点作用于肌肉紧张或僵硬处。滚法压力较大,渗透力强,能有效放松深层肌肉。

*掌推法:双手并拢,以掌根部或全掌着力,从背部上方(大椎区域)沿脊柱两侧分别向肩胛骨外侧及下方推动,再从肩胛骨下角沿膀胱经推向腰骶部。推法应直线进行,力量均匀,速度平稳。

3.点穴与加强手法(约5-7分钟):

*点按穴位:选取背部主要腧穴,如大椎、风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腰阳关等。用拇指指端或食指、中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至受术者产生酸、麻、胀、痛(“得气”)感为宜,每个穴位持续按压片刻后缓慢放松,可重复1-2次。

*弹拨法:针对背部条索状或结节状的肌肉粘连处,用拇指指腹或食指、中指并拢的指腹,作与肌纤维或经络走向垂直方向的轻柔弹拨,如弹琴弦状。

4.整理与结束手法(约2-3分钟):

*掌揉法:再次以掌根或全掌在背部进行广泛而轻柔的揉动,使紧张的肌肉进一步放松,气血得以调和。

*拍法/叩法:双手五指并拢稍屈,或虚掌,以腕关节发力,轻快地拍打或叩击背部,从肩至腰骶部,力量由轻渐重,再由重转轻,以受术者感觉舒适为度。此法能振奋精神,疏通气血。

*操作完毕:协助受术者缓慢起身,询问其感受,嘱其在室内稍作休息,饮用少量温开水。

1.4操作后调护与注意事项

1.操作后半小时内建议受术者避免吹风受凉,不宜立即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2.鼓励受术者饮用温热开水,以助气血运行。

3.操作过程中及操作后,密切观察受术者的面色、表情及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妥善处理。

4.操作者应注意自身发力技巧,避免蛮力,防止自身劳损。

1.5禁忌与慎用

1.皮肤破损、溃疡、湿疹、肿瘤部位禁用。

2.骨折、脱位初期,急性软组织损伤局部肿胀严重者禁用。

3.严重心脏病、高血压、出血倾向、传染病患者慎用或禁用。

4.孕妇腰骶部及腹部禁用。

5.过饥、过饱、醉酒、极度疲劳者不宜立即进行推拿。

二、艾灸疗法(以悬灸为例)

2.1概述与核心原则

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制成的艾绒等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原则在于“温通经络,扶正祛邪”,借助艾草的温热之性与药物特性,以及穴位的作用,达到温阳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散结之效。悬灸是艾灸中较为常用且易于掌握的一种,即将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进行熏烤。

2.2准备工作

1.环境准备:同推拿按摩,需注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合肥离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海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40104MA8NE3M66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