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课前练习——(1)《诗经·静女》中写女主人公跋涉郊野采来荑草赠予恋人的句子是“——————,———————”,物微而意深,一如陆凯《赠范晔诗》中的“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2)《涉江采芙蓉》中“——————,———————”两句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不能相聚相守的忧伤之情。(3)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李煜《虞美人》中“——————”则由明月触发思念故国之情。(4)秦观《鹊桥仙》中“——————,———————!”两句,先指出牛郎、织女重聚相守的时光短暂,紧接着就写两人分别时的依恋与怅惘。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无边落木萧萧下春花秋月何时了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高中语文高三复习课之诗歌鉴赏专题古代诗歌语言鉴赏复习之炼句
——复习目标——1.掌握炼句的概念,理解炼句在诗歌表情达意中的作用。2.掌握诗歌炼句的常见考查角度,包括句子的内容、手法、结构作用和情感内涵。3.运用规范的答题思路,准确赏析诗歌中的关键句子。
梳——知识梳理壹
——炼句·概念——炼句,即对诗歌中的句子进行锤炼,诗人通过精心选择字词、运用修辞手法、调整句式结构等方式,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更好地表达诗歌的主旨和情感。炼句的意义在于:尺幅之内,含不尽之意。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而在言外。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2023全国甲卷《临江仙》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炼句艺术2021新高考Ⅱ卷《示儿子》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句子含义2022天津卷《书喜》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颔联。(2分)炼句艺术2017全国Ⅰ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炼句艺术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2016全国卷3《内宴奉诏作》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炼句艺术2015全国卷2《残春旅舍》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炼句艺术高考对炼句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浅层面上对句意的理解。二是较深层面上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的挖掘和评析。
——常见设问方式——1、诗中某联或某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2、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请赏析某句的妙处。4、某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请赏析某句诗的艺术特色。
请你出题:请从下面的诗歌中选择某一联,出一道炼句题。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zhuàn):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请谈谈你选择这一联出题的原因?
——常见考察角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描绘出塞外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奇特壮丽风光。内容角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和鸟以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手法角度“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点明国家破败的背景,奠定全诗悲怆的基调。结构角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直接表达出恋人分别时的痛苦不舍之情。情感角度
——知识补充·手法角度——手法角度: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象征等)或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常见考察角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动描绘出塞外沙漠中孤烟直上、黄河尽头落日浑圆的奇特壮丽风光。内容角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花和鸟以人的情感,表达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手法角度“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点明国家破败的背景,奠定全诗悲怆的基调。结构角度“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直接表达出恋人分别时的痛苦不舍之情。情感角度
——知识补充·结构角度——①首句作用——或开篇点题、统领全诗,领起下文对什么的描写;或渲染某种气氛,为诗歌奠定某种基调;或首句设问,引出后面的内容。②中间句作用——或承前什么内容,引出后面什么内容;或借景抒情,表达作者什么感情。③尾句作用——或总结全诗,深化或升华主题;或卒章显志,表现作者什么情感;或以景衬情,用什么景衬托什么情。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
这些诗句为什么被“炼”?连一连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③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