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pptxVIP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5课《金色的鱼钩》-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片美丽的草原叫松潘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里景色宜人、生机盎然,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

松潘草原也是红军长征中过草地的地点之一,因为环境恶劣,很多战士在这里饿死、病死,所以这片草地也被称为“吃人的草地”。

长征背景根本原因: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这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直接原因:①在粉碎敌人“围剿”已无可能的情况下战略转移以重开革命新局面②中央红军撤出中央苏区后,其他各地红军受到国民党军更大压力③“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任务

过草地相关资料过草地被称为“死亡行军”,其中的困难难以想象草地表面看是水草交织的草甸,但下面却是深不见底的黑色泥潭。人或马一旦踩破草甸陷进去,几分钟内就会被吞噬。草原天气瞬息万变。时而烈日当空,时而狂风暴雨,甚至会在八月下起冰雹和大雪。夜间气温降至零度左右,战士们衣单体薄,难以御寒。长征进入草地前准备的干粮,在几天内就消耗殆尽。战士们只能“吃”一切可吃之物。粮食吃完后,战士们只能靠挖野菜、草根充饥。但草地上很多野菜有毒,误食后会腹胀甚至死亡。后续部队连野菜都找不到,只能煮皮带、枪带、皮马鞍等一切含有皮质的东西来果腹。由于饥饿、疲劳和寒冷的折磨,战士们体质极度虚弱,伤病员极多。草地的水大多由腐烂的水草形成,含有毒素,喝了会导致腹胀、腹泻,加速体力衰竭。而且长征途中几乎没有有效的医疗条件,很多战士因为小小的伤口感染或一场痢疾就牺牲了。

金色的鱼钩

初读课文01.基础通关

词语积累青稞(kē):麦子的一种。颧(quán)骨: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颜面骨。威胁(xié):威逼胁迫。用威力使人服从。搪(táng)瓷碗:表面涂有珐琅的金属制碗。

词语积累鱼饵(ěr):引鱼上钩的食物。搀扶(chān):牵挽扶持。收敛(liǎn):检点行为,约束身心;停止、减弱或消失。奄(yǎn)奄一息: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到了危险关头。也比喻某种事物行将灭亡。

词语积累抽噎(yē):泣声低沉如咽。瞻(zhān)仰:仰望,恭敬地看;敬仰,仰慕。

再读课文02.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课文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交写老班长的外貌及“老班长”称呼的由来。

课文梳理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为了解决饿肚子的问题,老班长用弯针做了一个鱼钩钓鱼,让战士们喝上了鱼汤。但“我”发现老班长从来没有吃过一点鱼。第四部分(第6-19自然段):详细写了“我”发现老班长吃草根和鱼骨头的真相,以及之后与老班长争论并最终被老班长说服的过程。

课文梳理第五部分(第20-22自然段):“我”知道真相后喝不下鱼汤,但为了稳定两个小战士的情绪,只好听从老班长的命令含泪喝下鱼汤。第六部分(第23-24自然段):在即将走出草地的时候,老班长因为太过虚弱而牺牲,“我”收藏了老班长的鱼钩,打算日后供后代瞻仰。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这是一篇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小说。默读课文,说说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再找出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老班长有什么作用。学习提示

聚焦人物03.感悟品质

2.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3.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外貌描写。塑造了一位饱经风霜的战士形象。可见老班长和蔼可亲,对谁都很好。老班长对战士们认真负责,精心照顾,十分关爱战士。

6.有一次,我禁不住问他:“老班长,你怎么不吃鱼啊?”7.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8.我不信,等他收拾完碗筷走了,就悄悄地跟着他。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动作、语言描写。老班长不舍得吃鱼又怕“我”知道真相。动作、神态描写。老班长把最有营养的鱼肉和鱼汤给“我们”喝,自己却吃鱼骨头和草根,

文档评论(0)

138****0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