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VIP

精品解析: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级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的规律,制定了太阳

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

这说明()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2.伴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古代世界崛起了一系列帝国。如图描述的帝国应是()

在1—2世纪空前繁荣

伴随着扩张,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实行奴隶制度

A.亚述帝国B.波斯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罗马帝国

3.下列两则史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史料一1166年,英王亨利二世规定自由人可以越过庄园领主的法庭,直接上诉国王法庭

史料二1301年,法王腓力四世当众烧毁教皇的通谕,庄严宣告他的子孙后代,除了上帝,永远不会

服从任何外来权力。

A.王权强化B.法律革新C.宗教改革D.国家统一

4.传统观点认为,16世纪西欧物价上涨,是因为黄金、白银大量流入,后来有学者通过对气候和人口、商

业和市场、信贷发展等几个因素的考察,指出价格革命有更复杂的原因。据此可知,关于西欧价格革命成

因的认识()

A.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B.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C.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D.没有定论可以随意进行解释

5.人们追求锦华服饰,把适体奢华的装束看作个人完美的因素之一,追求适合自己身材和喜爱的服装样式;

第1页/共6页

女人不惜重金去购买假发、美颜水、香水、油膏和脂粉,不厌其烦地通过修饰面貌、肤色和改变发型等化

妆手段展示自己仪态、姿容的魅力。这种生活方式在欧洲开始兴起于()

A.文艺复兴时期B.宗教改革时期

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

6.近代以来,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在世界上具有典型性,从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到新

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每次经济政策的变革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但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这一主

线是()

A.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

B.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关系的变化

C.产业资本和工业资产阶级的兴起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下政策的调整

7.英国殖民者在非洲大力推广棉花种植,致使非洲农民不得不种植生长周期更短、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少的

粮食作物,如玉米和木薯。玉米不像高粱那样抗旱,储存时间较短,并且营养成分相对较低;木薯容易造

成土壤地力耗竭,且营养价值有限。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殖民者推广棉花种植()

A.影响了非洲地区的粮食安全B.加剧了非洲农村的社会分化

C.推动了非洲经济向近代转型D.满足了殖民者对原料的需求

8.如表为1870年、1913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其中,丁

代表的国家是()

国家年

甲乙丙丁份

1870年31.8231013.2

1913年1438616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9.1918年12月,当威尔逊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以发狂的热情把他当做“人类的国王”、“救

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贪婪地聆听他的有关和平和安全的远景规划。这主要反映出,西欧民众()

A.对未来理想秩序的期盼B.对战后世界格局不满

C.对美国发展模式肯定D.对威尔逊的狂热崇拜

第2页/共6页

10.美国学者约翰·R.麦克尼尔认为,“它们(无线电)可以使那些能言善辩的演说家能够打动数以百万的

听众;这些演讲家们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激动、愤怒和权威,从而比以前更加容易地发动起广

泛的政治运动,因此而颇具影响力的政治家有德国的阿道夫·希特勒、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等”。该

学者意在强调()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B.演讲是政治家的必备技能

C.通讯技术推动观念传播D.政治运动改变了人类世界

11.1940年9月签署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规定:三国承诺,当缔约方中的一方受到目前尚未卷入欧洲

战争或中日冲突的国家的攻击时,将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协助。同年11月,日本任命极端亲

德分子大岛浩重新担任驻德大使,任命主张改善日美关系、具有亲美倾向的海军大将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

使。日本的上述任命()

A.履行了条约义务B.密切了德日关系

C.体现了亲美倾向D.反映了国内分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麋鹿爱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多年法律、教育从业工作,合同文书、考试真题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0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