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旋转机械故障模拟试验台转子动力学特性与振动传递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生产过程对设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任
何设备都有它的寿命周期,因此设备的故障具有客观必然性。机械设备的迅速发展
推动了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然而,对故障的诊断研究仅依靠现有故障案
例或对理论模型分析是不够的,一套旋转机械故障模拟设备,以便研究人员可随时
对所需要的故障类型进行研究分析。旋转机械故障模拟试验台需要模拟不同转速下
的各种故障,尤其在模拟点碰摩故障时会使转子受到一定的冲击,不平衡故障会加
剧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文以自制旋转机械故障模拟试验台的转子为研究对象,对该系统进行有限元
建模和静力学、动力学分析。由于旋转机械故障大多是由转子不平衡引起的,碰摩、
轴承故障也占部分比例,为确保在故障模拟实验工作转速区间内不会发生共振,提
高故障模拟实验的安全性与故障数据信号采集的可靠性,对该试验台转子的振动特
性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同时,对碰摩故障及信号传递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工程意
义。基于现有理论研究,本文采用软件仿真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自制
旋转机械故障模拟试验台转子的动力学特性与振动信号传递。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
如下:
(1)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转子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在AltairHyperMesh
软件中划分网格,导入到ANSYSWorkbench软件进行后处理分析。首先通过静力学
分析获得双盘转子变形与应力分布情况;考虑陀螺效应的影响,通过模态分析获取
固有频率及振型云图;生成Campbell图,分析转子在设定转速区间内振动分量的变
化特征;通过谐响应分析获取特定频域内的动态响应。最后进行实验模态分析,并
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转轴轴肩位置处
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力集中;临界转速远大于工作转速,可有效避免共振;该结构动
刚度良好符合设计要求。在工程问题中,常根据整机的简化动力学模型自行搭建试
验台进行研究,本文可为该类型转子的振动特性分析提供参考,并为旋转机械故障
的模拟实验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对双盘转子进行了简单建模及一阶临界转速计算,发现结果偏大。针对上
述简单建模方法的缺陷与误差,在考虑了转子陀螺效应及转轴剪切变形的前提下,
详细的阐述了基于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刚性飞轮单元、Timoshenko梁单元、额外附加
的零件单元以及轴承的单元模型,进而建立起双盘转子轴承系统模型的理论架构,-
I
旋转机械故障模拟试验台转子动力学特性与振动传递研究
并组集得到系统矩阵,进而得到整体系统的运动方程;最后,对求解微分方程的QR
算法和Newmark-β算法进行了理论介绍和公式推导,以便为后续的转子固有特性与
动力响应计算与分析奠定了基础。
(3)利用已建立的双盘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碰摩故障情况下的该系统进行
数值仿真,将碰摩故障的频谱特征分析结果与后续实验结果进行定性的比较,得到
进入混沌的途径,发现该系统混沌运动的演变规律较为复杂,这对该类型转子碰摩
故障下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创建了轴颈段-轴承-轴承座整体的动力学模型,基于Hertz理论获得滚动
体与内外滚道的接触刚度,并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轴承的线性刚度;对轴承座进
行三维实体建模,导入到AltairHyperMesh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根据胡克定律
和受力变形情况获取轴承座结构刚度;利用ANSYSWorkbench求解各接触面刚度。
最后以自制旋转机械故障模拟试验台进行相关实验分析和补充仿真,从而验证所建
振动传递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使用该传递模型能够由轴承座上的振动信号准
确获得转轴的实际振动情况。本文模型有利于对转子转动时振动情况的精准获取,
并为实现振动信号的间接测量起到了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双盘转子有限元分析动力学特性振动传递力学模型碰摩故障
II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
ROTORDYNAMICSINROTATINGMACHINERYFAILUR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