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

中医病历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等资料的总和,是临床诊疗行为的客观记录,也是评价医疗质量、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新版中医病历书写规范在保持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记录要求,强调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的原则,注重中医四诊信息的全面采集与辨证思维的清晰呈现,现就具体书写要求分述如下:

一、一般信息书写规范

一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出生地、职业、住址、联系方式、就诊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内容。需注意以下要点:姓名应使用规范汉字,避免同音字或生僻字;年龄需明确具体数值(婴幼儿精确到月/日),避免“成”“幼”等模糊表述;联系方式仅记录有效手机号或固定电话,不可包含无关社交账号;病史陈述者若为患者本人以外的家属或监护人,需注明与患者的关系及可靠程度(如“患者配偶,陈述可靠”);就诊日期与记录日期均采用公历,格式统一为“YYYY-MM-DDHH:MM”(24小时制),急诊或夜间就诊需标注具体时间节点。

二、主诉书写规范

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痛苦(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需体现中医特色与定位。书写时应遵循“症状(或体征)+部位+时间”的逻辑顺序,语言简洁精准,避免笼统描述。例如:“反复胃脘隐痛3年,加重伴胀闷1周”较“胃部不舒服很久,最近更严重”更符合规范。需注意:症状需具体(如“咳嗽”比“呼吸系统不适”明确),部位需准确(如“右胁下”比“右侧腹部”更符合中医定位),时间需量化(如“2天”“半月”,避免“几天”“一段时间”);若患者有多个症状,应按重要性或发生顺序排列,主症在前,次症在后(如“发热伴咽痛2天,咳嗽1天”);无症状体征的体检或术后复查患者,主诉可描述为“体检发现××异常1周”或“××术后复查1月”。

三、现病史书写规范

现病史是主诉的延伸,需详细记录疾病发生、发展、演变及诊疗的全过程,体现中医“审证求因”的思维。具体要求如下: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记录起病的具体时间(精确到日,急性病可精确到时)、诱因(如外感风寒、饮食不节、情志过激、劳倦过度等中医常见诱因)、起病缓急(骤发或渐发)。例如:“3天前因夜间贪凉吹空调后出现鼻塞,次日晨起发热,体温38.2℃”。

2.主要症状的特点:围绕主诉症状,描述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加重或缓解因素。如“腰痛呈刺痛,固定于右侧肾俞穴处,夜间静卧时加重,活动后稍减”;需特别注意中医症状的细节,如咳嗽的时间(昼重或夜重)、性质(干咳或有痰)、痰的色质(白稀、黄黏、带血),疼痛的性质(胀痛、刺痛、隐痛、绞痛)等。

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记录症状的动态变化,包括新症状的出现、原有症状的增减或转化。例如:“初始仅见头痛,昨日起出现项背强痛,今晨伴见恶风无汗”,体现“太阳病”的传变过程。

4.诊疗经过:记录本次就诊前在外院或本院接受的检查、治疗及效果。需具体说明检查项目及结果(如“外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2×10?/L,中性粒细胞85%”),治疗措施(如“口服头孢克肟3天,发热未退”“服用中药汤剂(具体方药:麻黄6g、桂枝9g等)2剂,汗出后头痛减轻”),避免笼统表述“曾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5.一般情况:记录患者的饮食(食欲、食量、口味,如“纳差,厌油腻”“喜热饮”)、睡眠(入睡难易、睡眠时间、多梦与否)、二便(大便的质、量、次数、颜色,如“大便稀溏,日3次,色黄臭秽”;小便的量、色、频次、有无尿痛)、体重变化(近期增减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中医辨证(如脾胃虚弱、湿热内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6.与鉴别诊断相关的阴性症状:记录虽未出现但需鉴别的症状,体现辨证思维的严谨性。例如:“无胸闷胸痛,无放射痛,可排除胸痹;无泛酸烧心,可排除胃痞”。

四、既往史书写规范

既往史包括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史,重点记录与现病相关的疾病、手术、外伤、输血、过敏及预防接种史。需注意:

-疾病史:按时间顺序记录,注明诊断时间、治疗结果及目前状态(如“2018年诊断为糖尿病,长期口服二甲双胍,空腹血糖控制在6-7mmol/L”);

-手术/外伤史:记录时间、部位、术式及术后恢复情况(如“2020年因急性阑尾炎行腹腔镜切除术,术后无并发症”);

-输血史:记录时间、血量及有无输血反应;

-过敏史:明确过敏原(如“青霉素过敏,曾出现皮疹、呼吸困难”)及过敏反应表现,无过敏史需标注“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预防接种史:重点记录与现病相关的疫苗(如“近3年未接种流感疫苗”)。

五、个人史书写规范

个人史需结合中医“天人相应”“三因制宜”的理念,记录与健康相关的生活习惯及环境因素:

-

文档评论(0)

yclsb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