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古诗词背诵与赏析.docxVIP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古诗词背诵与赏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卷:古诗词背诵与赏析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离离原上草,。

2.接天莲叶无穷碧,。

3.惟有杜少府,。

4.草长莺飞二月天,。

5.采菊东篱下,。

6.千磨万击还坚劲,。

7.红豆生南国,。

8.沉舟侧畔千帆过,。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句诗描绘的景象是()。

A.春天百花盛开,人来鸟儿受惊飞走。

B.春天百花凋谢,人来鸟儿依然安静。

C.春天花虽凋谢,但人来鸟儿也受惊飞走。

D.春天花还在,人来鸟儿也不惊扰。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

A.对远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B.对长江美景的赞美之情。

C.对孤帆远去的羡慕之情。

D.对离别场景的恐惧之情。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王维

C.杨万里

D.赵师秀

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这句诗描绘的季节是()。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

A.对友情的珍惜之情。

B.对距离的感慨之情。

C.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三、判断题。(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日的喜爱之情。()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描写了春天早晨的景色和诗人的心情。()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比喻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表达了蜜蜂辛勤劳动的精神。()

5.《村晚》这首诗描写了乡村傍晚宁静优美的景色和牧童悠闲的心情。()

四、简答题。

1.《草》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泊船瓜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谈谈你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的理解。

4.读了《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试卷答案

1.一岁一枯荣

2.映日荷花别样红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4.儿童散学归来早

5.悠然见南山

6.任尔东西南北风

7.春来发几枝

8.波涛如雨落船头

1.D

2.A

3.C

4.A

5.A

1.×

2.√

3.√

4.√

5.×

1.《草》这首诗通过描绘草枯荣循环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颂,以及一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即使遭受挫折和打击,也能不屈不挠,重新焕发生机。

2.《泊船瓜洲》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句,通过描绘江南春色的美好,反衬出诗人思乡之情的深切。诗人望着碧绿的江南岸边,心中却思念着远方的家乡,期盼着明月能早日照亮他回家的路。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比喻人因身处其中,而看不清事物的真相或全貌。它启示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或本质,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或位置进行观察,不能只凭自己有限的经验或视角来判断。

4.读了《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以及牧童的天真烂漫。诗中描绘了牧童骑在黄牛背上,悠闲地指向前方杏花村的场景,画面生动,充满田园气息。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和自然,也让我对牧童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产生向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