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刘大櫆《论文偶记》赏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赏析

清·刘大櫆《论文偶记》(节录)

[原文]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曹子桓、苏子由论文,以气为主[2],

是矣。然气随神转,神浑则气灏[3],神远则气逸,神伟则气高,神变

则气奇,神深则气静,故神为气之主。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

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4]。人无经济[5],则言虽累牍,不

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事。譬

如大匠操斤[6],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7],何处设施[8]?

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

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9],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

料也。

神者,文家之宝。文章最要气盛,然无神以主之,则气无所附,

荡乎不知其所归也。神者气之主,气者神之用。神只是气之精处。古

人文章可告人者惟法耳,然不得其神而徒守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

自家于读时微会之。李翰云:“文章如千军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

声。”[10]此语最形容得气好。论气不论势,文法总不备。

文章最要节奏;管之管弦繁奏中,必有希声窃渺处[11]。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

最粗处也。然余谓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

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12]。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

节无可准[13],以字句准之。

音节高则神气必高,音节下则神气必下,故音节为神气之迹。一

句之中,或多一字,或少一字;一字之中,或用平声,或用仄声;同

一平字仄字,或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则音节迥异,故

字句为音节之矩。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合而读之,音节

见矣,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文贵奇,所谓“珍爱者必非常物”[14]。然有奇在字句者,有奇

在意思者,有奇在笔者[15],有奇在丘壑者[16],有奇在气者,有奇在

神者。字句之奇,不足为奇;气奇则真奇矣;神奇则古来亦不多见。

次第虽如此,然字句亦不可不奇、自是文家能事。扬子《太玄》、

《法言》[17],昌黎甚好之,故昌黎文奇。奇气最难识,大约忽起忽

落,其来无端,其去无迹。读古人文,于起灭转接之间,觉有不可测

识处,便是奇气。奇,正与平相对。气虽盛大,一片行去,不可谓奇。

奇者,于一气行走之中,时时提起。太史公《伯夷传》可谓神奇[18]。

文贵简。凡文,笔老则简[19],意真则简,辞切则简[20],理当则

简,味淡则简,气蕴则简[21],品贵则简[22],神远而含藏不尽则简。

故简为文章尽境。程子云:“立言贵含蓄意思,勿使天德者眩,知德

者厌。”[23]此语最有味。

文贵变。《易》曰:“虎变文炳,豹变文蔚。”[24]又曰:“物

相杂,故曰文。”[25]故文者,变之谓也。一集之中篇篇变,一篇之

中段段变,一段之之句句变,神变、气变、境变、音节变、字句变,

惟昌黎能之。

文法有平有奇,须是兼备,乃尽文人之能事。上古文字初开,实

字多,虚字少。典漠训诰[26],何等简奥,然文法自是未备。至孔于

之时,虚字详备,作者神态毕出。《左氏》情韵并美[27],文采照耀。

至先秦战国,更加疏纵[28]。汉人敛之,稍归劲质,惟子长集其大成

[29]。唐人宗汉,多峭硬。宋人宗秦,得其疏纵,而失其厚茂,气味

亦少薄矣。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何可节损?然校蔓软弱,少古人

厚重之气,自是后人文渐薄处。史迁句法似赘拙,而实古厚可爱。

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30],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

以寓情。即物以明理,《庄子》之文也;即事以寓情,《史记》之文

也。

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

意会,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

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

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

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

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注释]:

[1]《论文偶记》:刘大櫆阐述其文

文档评论(0)

wendangk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最新文档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