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知情同意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伏贴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年龄: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治疗项目基本信息

三伏贴疗法是基于中医“冬病夏治”理论的外治疗法,通过将辛温通阳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等)研磨成粉,以姜汁或醋调制成膏状,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如大椎、肺俞、膻中、脾俞、肾俞等),利用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腠理疏松的特点,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激发经气运行,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温阳散寒、化痰平喘、健脾补肾等功效,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冬季易发或加重的虚寒性、慢性疾病。

二、适应症

本疗法适用于符合中医辨证属寒证、虚证的下列疾病或体质: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白色稀痰,遇冷或冬季加重)、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症见气短、动则加重、畏寒肢冷)、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流清涕、打喷嚏,遇风寒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以喘息、活动耐力下降为主要表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或成人,每年感冒超过6次,伴自汗、怕风)。

2.风湿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冷痛、遇寒加重,得温则缓)、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冷痛僵硬,晨起明显)、骨关节炎(膝、肩等关节冷痛,活动后减轻)、产后身痛(产后受风,肢体关节冷痛,遇阴雨天加重)。

3.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症见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腹泻便溏,进食生冷后加重)、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饱胀、呃逆,伴畏寒、四肢不温)、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遇冷或情绪紧张时发作,大便稀溏夹未消化食物)。

4.儿科疾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伴面色苍白、自汗)、小儿哮喘(缓解期,动则气喘、纳差、畏寒)、小儿遗尿(夜间尿床≥2次/周,伴神疲乏力、肢冷)。

5.妇科疾病:原发性痛经(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色紫暗有块)、宫寒不孕(婚后1年未避孕未孕,伴月经后期、量少色暗、畏寒肢冷)、产后恶露不尽(产后恶露持续42天以上,色淡质稀,伴小腹冷痛)。

6.其他:阳虚体质(表现为常年畏寒、四肢不温、喜热饮、易腹泻、舌淡苔白)、慢性疲劳综合征(长期乏力、精神不振、不耐寒热,中医辨证属阳气不足)。

三、禁忌症

存在以下情况者禁止或暂缓接受本疗法:

1.皮肤状态异常:贴敷部位皮肤有破损、溃疡、疱疹、湿疹等急性炎症反应;严重皮肤敏感(既往贴敷胶布或膏药后出现大面积红肿、水疱);瘢痕体质(皮肤损伤后易形成增生性瘢痕)。

2.疾病急性期:各类感染性疾病急性期(如肺炎发热、急性胃肠炎呕吐腹泻、风湿热关节红肿热痛);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喘息明显、不能平卧);过敏性鼻炎发作期(鼻痒、喷嚏频繁、流清涕量多)。

3.特殊生理状态:妊娠期女性(尤其妊娠前3个月);哺乳期女性贴敷腰腹部穴位需谨慎;月经期女性若经量过多,建议避开贴敷。

4.严重基础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00mmHg);严重心功能不全(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0mmol/L或随机血糖≥13.9mmol/L);恶性肿瘤晚期(恶病质状态,生命体征不稳定);肝肾功能衰竭(血肌酐≥442μmol/L或胆红素≥51μmol/L)。

5.过敏史:对贴敷药物成分(如白芥子、细辛、生姜等)或胶布(如医用无纺布胶布、硅胶贴)过敏者;有严重过敏反应史(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

6.其他:高热(体温≥38.5℃);精神疾病未控制(无法配合贴敷或自行抓挠贴敷部位);酗酒或药物滥用者(无法正确感知皮肤不适)。

四、操作流程及时间安排

1.贴敷前评估:由执业中医师进行详细问诊(包括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近期用药情况)、体质辨识(通过望舌、切脉判断是否属虚寒体质)及皮肤检查(确认贴敷部位无破损、炎症),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贴敷方案(包括穴位选择、药物配方、贴敷时间)。

2.药物配制:根据患者体质及疾病类型,选取相应中药(如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白芥子30%、细辛20%、甘遂15%、延胡索25%、肉桂10%),研磨成80-100目细粉,以新鲜姜汁(生姜榨汁,过滤后取上清液)按药粉:姜汁=1:0.8的比例调制成软膏状,避免过稀或过干(以“捏之成团、按之即散”为宜)。

3.贴敷过程:

(1)清洁皮肤:用温水清洁贴敷部位(如背部肺俞穴需先去除衣物,暴露皮肤后用湿毛巾擦拭,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

(2)定位穴位:通过骨度分寸法或手指同身寸法精准定位

文档评论(0)

每一天都很美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加油,继续努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