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试题(20 3).docxVIP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试题(20 3).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表为中国黄河流域早期器物纹饰的发展历程,这一变化反映出()

时间

特点

仰韶文化

纹饰生动形象、灵动活泼,直接来源于真实事物

马家窑文化

纹饰大量采用几何图案,设计感强,简约大方

商朝

纹饰精致繁复,威严神秘、古朴庄重,造型庞杂,神秘庄重,高度几何化

A.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B.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嬗变

C.纹饰社会功能的转变D.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

2.根据考古地层学理论,地层越靠上,时代越晚。下图为河南安阳某遗址地层图。据此推断,地层③中存在()

A.彩绘陶器 B.马车残件 C.竹简残片 D.青铜礼器

3.龙山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处于文明社会的形成时期。在龙山文化晚期墓葬遗址中,发现中央大墓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而边远的墓葬则只有陶器陪葬,个别墓葬甚至没有陪葬品。据此可知,该时期龙山文化()

①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②国家形态趋于成熟③社会阶层分化已出现④墓葬建筑工艺高超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据考古发现,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遗址,存有占地数百平方米、厚度约20~50厘米的稻谷堆集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遗址发掘区域,也发现了大小不等的地窖200多个。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丰富了食物种类B.贫富差距和阶级分化显现

C.社会拥有强大的组织能力D.人们已有原始的储备意识

5.随着周天子权力旁落,“尊神”、“敬天”传统信仰发生动摇,天神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神灵,而是处于人的附属地位,“夫民,神之主也”,“神,依人而行”。这()

A.揭示了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加速了社会转型的完成

C.反映了民本思想的价值取向D.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6.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他们的观点共同体现出()

A.自然界对世俗世界的影响B.人可以战胜和改造自然

C.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人类对天地本原的认识

7.春秋时期,尽管周王室衰微,天子威权下降,列国之间仍然有许多基本遵循和高度认同的基本原则,例如尊王攘夷、恤孤、济困、扶危、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这说明()

A.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形成B.礼乐文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C.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D.不同地域文化冲突逐渐消失

8.《商君书》载:“訾(度量)粟而税,则上壹而民平……民平,则慎;慎,则难变。”商鞅此举()

A.客观上稳定了农业生产B.一定程度抑制了工商业

C.加重了百姓的赋役负担D.蕴含了儒家仁政的理念

9.大型地方史诗剧《天宠湖南》带领观众品味湖湘文化。剧名“天宠湖南”折射出中国一种传统观念——将个人乃至家国的成功与“天”的眷顾联系起来。这种观念比较契合()

A.殷商的“上天鬼神” B.老子的“天人合一”

C.西周的“敬天保民” D.荀子的“人定胜天”

10.考古资料显示,战国中晚期的秦国庶人(没有贵族身份)墓中,出土带有礼器特征的玉器的比例明显高于同一时期的东方六国。这一差异可说明当时的秦国()

A.社会结构剧烈重组 B.礼乐教化得到普及

C.率先确立官僚政治 D.农民阶级相对富裕

11.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要统治者“因民之利而利之”。墨家把“私利”作为人的自然权利:“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商君书·刑法》说:“民之欲富贵也,其阖棺而后止。”材料反映了()

A.追求功利成为主流价值取向 B.经济发展促使观念更新

C.平民利益受到社会广泛重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