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关雎》第一课时导学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关雎》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富于变化的双声叠韵带来的声韵美以及重章叠

句的结构美。

3.引领学生反复吟诵,背诵这首诗。

4.扩读最美《诗经》,感受中华诗情。

学习重难点:

1.对《诗经》的认识与理解

2.诗歌《关雎》双声叠韵、重章往复的体会与把握。

知识链接:

一、名称的由来

《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起

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

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

共记载有三百零五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

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

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

“郑笺”。

二、《诗经》六义

1.唐代学者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是这样解释的“风、雅、颂

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

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

事,是故同称为‘义’。”

简言之,风、雅、颂是《诗经》的体例分类,赋、比、兴是《诗

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2.其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

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

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

经》。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

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

歌了。

3.《风》共160篇,有十五国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

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

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

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十九篇、

墉[yōng]风十篇、卫风十篇、王风十篇、郑风二十一篇、齐风十一篇、

魏风七篇、唐风十篇、秦风十篇、陈风十篇、桧风四篇(桧即郐kuài)、

曹风四篇、豳[bīn]风七篇。其中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

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涉及到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一些地方(秦、齐、韩、

赵、魏),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

谣叫“十五国风”,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

风谣。

4.《雅》共105篇,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

祈丰年、颂祖德。《大雅》都是西周时代的诗,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

多,还有几篇是叙述周室祖先的事迹和武功的,是我国上古仅存的史

诗。它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

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小雅》

产生于西周晚年到东迁以后,内容一部分与《大雅》相同,一部分与

《国风》相同,其中有不少好诗。

5.《颂》共40篇,其中《周颂》是西周初年的诗,《鲁颂》和《商

颂》都产生于周室东迁之后,都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以宗庙乐歌、颂

神乐歌为主,也有描写农业生产的。《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

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

6.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

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相当于今天排比的修辞方法。

如《豳风•七月》《邶风•静女》

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如《卫风·硕人》写庄姜的美貌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手如柔荑tí,

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

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如《关雎》,

又如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

靠的是毛泽东思想;鱼儿离不开水呀,

文档评论(0)

Kitt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