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模板工程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docxVIP

房建模板工程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房建模板工程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TOC\o1-2\h\u9916房建模板工程与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1

23354一、编制依据 1

19506二、工程概况 1

932三、模板工程施工 2

238543.1模板安装概况 2

133453.2模板安装前准备工作 2

69123.3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3

81733.4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3

118973.5模板运输、维修与保管 4

33393.6模板设计计算书(矩形梁模板) 4

27679四、脚手架工程施工 6

210494.1脚手架搭设材料要求 6

314534.2脚手架搭设技术措施 7

3294.3脚手架防护措施 8

310844.4脚手架拆除技术措施 9

24304.5脚手架质量验收 10

24518五、安全与环保措施 10

147555.1安全措施 10

13735.2环保措施 11

2029六、附则 11

14835附表1模板工程验收记录(示例) 12

30191附表2脚手架搭设验收记录(示例) 13

一、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2020年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2022年版)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6-2018

《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

房建工程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批复文件

国家与地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商住楼,地下一层半地下室,地上六层,建筑面积16757.66㎡(含地下室2310㎡)。地下室层高2.2m,首层层高3.6m,二层层高3.0m,三至六层层高2.9m,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三至六层为住宅(一梯两户)。模板工程中,柱采用组合钢模,框架主梁底模用木模、侧模用钢模,支撑体系为Φ48mm×3.5mm钢管;脚手架采用里外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用于主体结构施工及装修作业,需重点控制模板支撑稳定性、脚手架承载能力及高空作业安全。

三、模板工程施工

3.1模板安装概况

模板选型:

柱模:采用组合钢模(面板厚度3mm),配套50mm×100mm方木背楞(间距≤600mm),确保柱截面尺寸偏差≤±3mm;

梁模:底模采用18mm厚酚醛覆膜竹胶板(静曲强度≥70MPa),侧模采用组合钢模(面板厚度2.5mm),梁底支撑用Φ48mm×3.5mm钢管,间距≤600mm;

楼板模:采用15mm厚酚醛覆膜竹胶板,支撑体系为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900mm×900mm,横杆步距≤1.8m。

关键控制:梁柱节点设Φ6.5mm钢筋拉杆(两端焊铁板打孔),确保断面尺寸准确;梁底模按跨度0.3%起拱(跨度≥4m时),防止混凝土浇筑后下沉。

3.2模板安装前准备工作

技术准备:

技术负责人向作业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模板安装工艺、质量标准(如柱垂直度偏差≤3mm/m)及安全要求,交底记录需双方签字确认;

作业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模板施工设计,掌握不同部位模板拼装顺序(如柱模从角部向中间拼装)。

测量准备:

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点(平面控制点精度±2mm,高程控制点精度±1mm),用全站仪复核柱、梁轴线位置(偏差≤5mm),水准仪测设标高控制线(如+1.000m线,偏差≤3mm);

对模板安装区域进行放线,弹出柱边线、梁轴线及模板安装控制线,标识清晰。

材料与设备准备:

检查模板及配件:钢模面板无变形、裂纹(局部变形≤2mm可修复),扣件无滑丝、裂纹(螺栓拧紧扭矩达65N?m时无破坏),木模面板无腐朽、翘曲(翘曲度≤2mm/2m);

钢模安装前涂刷水性脱模剂(禁止使用废机油),脱模剂涂刷均匀(厚度≤0.1mm),避免污染钢筋;

梁、板模板支撑基础处理:土壤地面需整平夯实(压实度≥90%),铺设200mm×300mm×50mm木垫板(间距≤1.2m),垫板下若为回填土,需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0mm)。

3.3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安装流程控制:

按“先柱后梁再楼板”顺序安装,柱模先拼装成整体,再用起重机吊装就位,临时固定后调整垂直度(偏差≤3mm/m),再与周边支撑连接;

梁模安装时,先搭设支撑脚手架,再铺梁底模(起拱符合要求),最后安装侧模,侧模与底模用U形卡固定,接缝处粘贴5mm厚海绵条(防止漏浆)。

支撑体系要求:

立杆竖直设置,底部垫木垫板(严禁垫砖或易碎物),2m高度内垂

文档评论(0)

工程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