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唐诗教学:陈子昂诗歌鉴赏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陈子昂的生平及其在初唐诗坛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其“兴寄”与“风骨”的诗歌革新主张。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鉴赏陈子昂诗歌的基本方法,能够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其思想内涵与艺术特色。
*背诵并深刻理解陈子昂的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及《感遇》诗(选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涵咏、文本细析、问题探讨、比较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入文本。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初步的文学批评能力,鼓励个性化解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陈子昂诗歌中蕴含的积极进取、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孤独寂寞、壮志难酬的悲慨。
*体会诗人独立不迁、追求理想的人格魅力,理解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历史意识与宇宙意识。
二、教学对象
高中学生、大学低年级学生,或对唐诗有初步兴趣的成人爱好者。
三、教学时长
建议3-4课时(每课时45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陈子昂“风骨”与“兴寄”的诗歌理论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登幽州台歌》的意境营造、情感抒发与艺术感染力。
*《感遇》诗的现实关怀与象征手法。
2.教学难点:
*理解陈子昂诗歌革新的历史背景及其对盛唐气象的开启意义。
*体会《登幽州台歌》中时空的辽阔感与个体生命的渺小感所形成的张力。
*把握《感遇》诗中复杂的情感内涵与含蓄蕴藉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知人论世,诗坛革新)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情境设问:回顾初唐诗歌(如“上官体”)的特点(辞藻华丽、内容空泛),提问:“在这样的背景下,你期待出现怎样的诗人来引领新风?”引出陈子昂。
*简介陈子昂:以“唐诗革新的先驱者”、“唐诗的第一个高峰”等评价,激发学生兴趣。
(二)知人论世:陈子昂其人及其时代(约15分钟)
1.生平简介: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
*年少任侠,后折节读书。
*两次出塞,慷慨有报国之志,却屡遭排挤,壮志难酬。
*晚年被诬,冤死狱中。(简述其生平主要节点,突出其性格与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2.时代背景:
*初唐(高祖至玄宗开元前):诗歌处于从六朝绮靡诗风向盛唐健康诗风转变的时期。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已开始尝试突破,但尚未彻底扭转。
3.诗歌革新主张:
*核心文献:《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节录讲解)。
*主要观点:
*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批判齐梁诗风的浮华空洞,缺乏寄托。
*提倡“汉魏风骨”:推崇汉魏诗歌刚健遒劲的风格、充实的内容和强烈的情感力量。
*强调“风雅兴寄”:主张诗歌应继承《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要有寄托,有讽喻,关心现实。
(三)初步感知:陈子昂诗歌的总体风格(约20分钟)
*诵读选段:选取《登幽州台歌》、《感遇》(其一“兰若生春夏”)等诗作的片段进行范读和学生齐读,初步感受其与初唐其他诗人作品的不同。
*讨论归纳:引导学生初步概括陈子昂诗歌的印象(如:苍凉、雄浑、有力量、有寄托等)。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约5分钟)
*小结:陈子昂以其鲜明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为唐诗开辟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作业:预习《登幽州台歌》,查阅注释,初步理解诗意;搜集陈子昂生平逸事。
(第二课时: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精读)
(一)复习导入(约3分钟)
*回顾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
*提问:预习《登幽州台歌》有何感受?
(二)文本精读:《登幽州台歌》(约35分钟)
1.反复诵读:
*教师范读(注意节奏、停顿、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齐读、个别读。
*讨论:本诗在句式、节奏上有何特点?(三、五、七言交错,自由奔放,富有感染力)
2.逐句解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古人”、“来者”指什么?(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后世能任用贤才的君主;亦可泛指前贤后哲)
*营造了怎样的时空感?(时间的绵长无垠,空间的辽阔苍茫)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知音难觅的孤独感,怀才不遇的苦闷,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悠悠”一词的妙处?(形容天地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渺小)
*“独”字的作用?(点出诗人的孤独处境,强化情感浓度)
*“怆然而涕下”的原因是什么?(宇宙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理想的高远与现实的失意,怀才不遇的悲愤,对历史与人生的深沉感慨)
3.意境与情感:
*讨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法规》形考任务1-4答案(国开电大).docx
- 2020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考试下午真题及答案.pdf VIP
- 基于LTE基站功放的模拟预失真器的研究与设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论文.docx VIP
- 儿科应急处置情况报告.docx VIP
- 无废单位培训.pptx
- 优选汽车维修工高级技师题库真题题库【突破训练】.docx VIP
- DL_T 5220-2021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docx VIP
- 马工程教育学原理期末练习题(答案版).docx VIP
- 足球比赛记录表(标准版).doc VIP
- 餐饮企业税务筹划问题研究——以海底捞为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