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西省2026届高三10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
语文试卷
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在色与墨的此消彼长中不断演进.文人绘画重情、重理、重神韵的审美观念同样贯彻于传统人物画设色之中。“随类赋彩”的设色理念除了强化人物、场景等的固有色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把握整体色调与人物心境及场景氛围扩关系。
唐代之前的人物画多呈现水墨与色彩并用的形式,以墨线塑形,敷以颜色,墨与色处于同等地位。如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品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人物、山石、树木以高古游丝描勾勒而少皴,设色⊥注重以白色或青声服饰衬托暖色衣着,凸显人物的不同身份,使之在全卷浅灰绿色的基调中格外配目。唐代王维“水墨之变”的理念倡导和吴道子“融水墨于人物”的技法革新,将绘画白宫延装饰与道释叙事转变为个人情境的外化。王维提出“夫画道之中,水墨为上”,逐渐提升了水墨的地位。墨色在传统水墨形式中摆脱了色彩的简单含义,强调主观意义上的合理性,“墨分五色”逐渐成为传统文人画特定的形式语言。随着技术的改进,墨锭与生纸更能抒发文人的心性,尤其在宋元时期,由于文人画的兴盛,传统人物画“墨色并重”的观念逐渐被崇尚水墨的审美所取代。南宋梁楷的《泼墨仙人图》将人物五官的刻画压缩至极小的空间,大面积的墨色挥洒烘托出人物胸、腹结构的留白,描绘出一位低眉敛目、似醒非醒、憨态可掬的仙人形象。作品中单色水墨的样式替代了唐人明艳色彩的格局。至明清之际,陈洪绶造型古雅的人物画《右军笼鹅图》《扑蝶仕女图》,以及任伯年的肖像画《酸寒尉像》《蕉荫纳凉图》,均不再以绚丽的视觉审美作为表现诉求,人物画画家逐渐在水墨世界中找到情境表达的无穷乐趣,以墨色抒发心境。
千年的笔墨发展使中国画独树于世界艺术之林,但在创作中也容易形成趋同的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艺术理念的更迭,今天的艺术家的审美取向在追求意境营造的同时,也追求蕴含丰富笔意的设色形式和彰显个人心境的设色体系的构建。在“墨色之辨”的总体视域下,当代写意人物画设色语言的实践并非注重真实对象的光影关系和色彩变化,而是关注对象身份、神情及所处环境与画者内心感受的交融。创作者利用中国画颜料自身的单纯性,将水墨的运用作为色彩表现的基础,依靠色与墨的交融和对比,在不同意境、不同色调的表现中展现其丰富性。
(摘编自刘艳辉《色墨流转意写神韵》,有删改)
材料二: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在书法中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行书和草书之中“墨分五色”的概念最早出自于国画,也在国画领域被大家熟知,然而书法中也讲求“墨分五色”。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提出书画中“墨分五色”的观点:“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无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
正如张彦远所说,“墨分五色”好似万物中的天然色彩。起源于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是一种国画的技法,画家用水去调节墨色的浓淡,可以得到多层次的绘画效果。后来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进步,“墨分五色”也逐渐走入书法的技法范围。
与绘画所用的“青、赤、黄、白、黑”五色技法不同,书法中的“墨分五色”主要指的是“浓、淡、润、焦、清”。
浓————浓墨是书法的主要墨法,“浓”指用笔非常的“实”,墨色的黑度,仅次于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泽,浓墨因为加入水分,虽黑而无亮光。墨不浮于纸面,力透纸背,达到入木三分的效果。
古人崇尚浓墨。早在汉末,韦诞便开始追求用墨的浓黑,如其所作的《游太行山记》,字体如龙盘虎踞、剑拔弩张,墨迹浓黑而实。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刘墉有“浓墨宰相”之誉,他喜用浓墨,体骨丰劲,字迹沉稳厚重,字体雍容端庄而不笨重,结构严谨,超然独出。
淡————淡墨水分多,比浓墨多了清雅之气。清代书画家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将墨分为“老墨与“嫩墨”,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浓墨”和“淡墨”。和主骨韵的浓墨不同,淡墨主气歆,色泽夼丽神采焕发。唐代欧阳询的《千字文》笔墨清淡,运笔流畅自然,透露出文人的俊逸之气。清代王文治是乾隆时期的探花,因作书喜用淡墨被誉为“淡墨探花”“淡墨翰林”,其淡墨行书十分雅致,秀韵天成,曾被誉为“女郎书”。
润————润墨所用的水比浓墨多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六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八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 浙江省温州新星学校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怀宁部分学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贵州省部分学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云南省昭通市市直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川省广元市万达中学、剑阁中学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河南省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山西省部分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北省保定市五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四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揭阳市三校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光中学教育集团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第9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PPT课件.pptx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pptx VIP
- Blue Jasmine-蓝色茉莉-英文剧本.pdf VIP
- 共拾朝花,岁有余香——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Unit3-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重难点易错题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docx VIP
- 不同种类植物油及黄豆饼粉对那西肽发酵的影响-中国兽药杂志.doc VIP
- 《小学综合性学习与跨学科教学》第8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的优化.docx VIP
- 人教版PEP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1-Unit2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第一讲-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