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古代巫祝制度与国家宗教职能
站在殷墟的考古现场,看着那些刻满卜辞的龟甲兽骨,很难不被三千年前的神秘氛围所震撼。那些歪扭的刻痕里,藏着商王对风雨的忧虑、对战争的忐忑,更藏着一群特殊人群——巫祝的身影。他们左手持玉,右手握笔,既是通神的媒介,又是王权的助手,在中华文明早期的历史长卷中,画出了宗教与政治交织的独特轨迹。本文将沿着这条轨迹,从巫祝制度的起源说起,探讨其如何与国家宗教职能深度绑定,最终在历史长河中完成使命的全过程。
一、巫祝制度的起源:从原始信仰到社会分工
要理解巫祝制度,得先回到人类最朴素的精神需求。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当先民们第一次用红土覆盖死者的遗体,当他们在洞穴岩壁上绘制猎物的图腾,原始宗教的种子就已埋下。那时没有“巫”的概念,但每个部落都有“能与神灵对话”的长者——他们可能是狩猎最成功的勇士,可能是最先掌握草药知识的医者,也可能是对星象变化最敏感的智者。这些人,就是巫祝的雏形。
1.1巫祝的早期形态:通神者的诞生
“巫”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像两只手交叉持物,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解释:“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这个解释抓住了关键——巫的核心能力是“降神”,而手段是“舞”。考古发现印证了这一点: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上,绘有五人一组的舞蹈图案,舞者头饰长羽,腰间系尾,动作整齐划一。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巫在举行祭祀舞蹈,通过肢体语言沟通天地。
与“巫”密切相关的是“祝”。《礼记·郊特牲》说:“祝,以孝告,以慈告。”祝更侧重“告神”,即把人的诉求传达给神灵,同时将神的旨意转述给人。早期的祝可能是巫的助手,负责具体的祭祀仪轨:摆放牺牲、诵读祷词、记录结果。比如在良渚文化的墓葬中,高等级墓主随葬玉琮、玉璧等礼器,这些器物上的神人兽面纹被认为是巫祝在祭祀时使用的“通神工具”,而墓主本人很可能就是部落中的大巫或大祝。
1.2社会复杂化与巫祝的专业化
随着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规模扩大,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在河南灵宝西坡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大型房址,周围分布着中小型房屋,这种“中心-边缘”的空间结构暗示着权力的集中。此时,巫祝不再是兼职的部落成员,而是专职的“宗教专家”。他们掌握着两项关键资源:一是对自然规律的初步认知(如物候、历法),二是对祭祀仪轨的垄断性操作(如占卜、祷祝)。
以红山文化为例,牛河梁遗址的女神庙、积石冢群,集中分布在特定区域,与普通聚落分离。庙中出土的女神像有夸张的眼球和突出的颧骨,可能是巫在祭祀时佩戴的面具;积石冢内随葬的玉猪龙、勾云形玉佩,绝非普通装饰品,而是巫祝沟通天地的“法器”。这些现象说明,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巫祝已经从普通社会成员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的活动不再局限于家族或氏族,而是服务于更大范围的群体——这正是国家宗教职能的萌芽。
二、巫祝制度的制度化:从民间信仰到国家机器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夏商周三代,中国进入“王国时代”。随着王权的强化,原本分散的巫祝活动被纳入国家体系,巫祝从“民间通神者”转变为“国家宗教官”,其职能与王权的合法性紧密绑定。这一过程在商代最为典型,到周代则完成了制度化的转型。
2.1商代:巫风鼎盛与神权政治
商代是巫祝制度的第一个高峰。甲骨文中“贞人”的存在,是最好的证据。贞人是商王占卜时的助手,负责凿灼龟甲、解读兆纹、记录结果。目前已发现的贞人名字有100多个,如“宾”“争”“亘”等,他们不仅是宗教事务的执行者,更是王权决策的参与者。商王几乎凡事必卜:打仗前问“帝受我佑?”,播种前问“受年?”,甚至牙疼也要问“疾齿,祟?”。这些占卜记录,实际上是通过巫祝之手,将王的意志包装成“神的意志”。
值得注意的是,商代的巫祝集团具有高度的专业性。他们需要掌握三项技能:一是“观兆”,即识别龟甲上的裂纹走向,这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二是“书刻”,即把占卜结果用甲骨文刻在龟甲上,商代的贞人同时也是最早的“史官”;三是“祭祀”,即主持对祖先、自然神的祭祀仪式,《周礼》提到的“六祝”(顺祝、年祝、吉祝、化祝、瑞祝、筴祝),在商代可能已有雏形。
2.2周代:礼制改革与巫祝的职官化
周代以“小邦周”灭“大邑商”后,面临一个关键问题:如何证明自己取代商的合法性?除了“天命靡常”的理论创新,周人还对宗教制度进行了系统改革,核心是“制礼作乐”。在这个过程中,巫祝被纳入“宗伯”系统,成为国家职官体系的一部分。
《周礼·春官宗伯》详细记载了周代的宗教职官:“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祇之礼”,其下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等职。大祝负责“六祝之辞”,即六种不同场合的祷词;小祝掌管“小祭祀”和“丧纪”;丧祝专门处理丧事的祭祀;甸祝负责田猎时的祭祀;诅祝则是“作盟诅之辞”,类似今天的“法律公证人”。这种细致的分工,标志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云计算架构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5).docx
- 2025年元宇宙应用开发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7).docx
- 2025年文物拍卖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7).docx
- 2025年智慧教育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5).docx
- 2025年智能安防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5).docx
- 2025年欧盟翻译认证(EUTranslator)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5).docx
- 2025年生物信息分析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0925).docx
- 2025年精准医疗工程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7).docx
- 2025年职业生涯规划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1005).docx
- AI公共管理题库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