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完美版
《把栏杆拍遍》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理解梁衡关于辛弃疾其人其词“唯一性”、“独特性”的
读。
2.引导学生掌握人物评传一般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主体探究、合作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文阅读思考,激发学生忧民爱国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请学生快速阅读,为辛弃疾写一份小传。
示例:
辛弃疾年轻时组织义军,后率军南下归宋。但归宋后朝廷对他要么闲置不
用,要么走马灯似的调动。虽然他被迫失去钢刀利剑,但从没丢下爱国热情。
他不停地上书与主降派斗争,陈述退敌之策,他执着抗金收复失地,却屡遭排
挤。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只好到赣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与鸥鹭为盟,邀白鹤
做伴,咀嚼无边的寂寞;或与当地百姓聊农话桑,闲走山水,打发无聊的时
光。
学生展示交流、点评。
由此看来:辛弃疾一生以武起事,以文为业;辛弃疾有三个身份武人、政
人、词人。
二、探究文章主体内容
(一)三种身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
道。
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二)分别探究三个身份
A.探究“武人”辛弃疾
1.作为武人,辛弃疾有怎样的特点?
①孔武高大、本领高强、血气方刚
②无用武之地
2.所以,这一阶段,辛词有什么样的特征?
有凛然杀气;磅礴之势;也有空有一身力、一腔志无处使的悲愤。
3.试读《破阵子》或《水龙吟》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B.探究“政人”辛弃疾
1.作为政人,辛弃疾有怎样的特点?
①认真、执着、干练
②调动频繁、时弃时用
2.这一阶段,辛弃疾的心境是如何的?请学生自由解读《菩萨蛮》等四首
词。
心郁之词、心焚之词、心苦之词、心寂之词
3.仔细分析作为“武人”和“政人”的辛弃疾的遭遇,他始终处在一种矛
盾的煎熬中。《宋史•辛弃疾传》末尾记有一段轶事,“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
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
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
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
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
从文中看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①辛弃疾的忧民情、复国志。
②南宋朝廷只图苟安。
C.探究“词人”辛弃疾
1.这样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本色”、“逼向”、“走过了”的意味
了。因此,作者说辛弃疾的词是由何而来?
①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
②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
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
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终于他被修炼得连
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2.在作者看来,辛词有怎样显著的风格特征呢?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加
以阐述的?
对比。
豪放派与苏轼相比,是正义的化身,更有思想的爆发力。(王国维在《人
间词话》品评“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婉约派与柳、李相比,更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学,有大情大理。
三、总结全文
1.为什么文章不以“辛弃疾传”为题,而要题为“把栏杆拍遍”?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①文体上——以评带传:人们都承认辛弃疾是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7课《现代诗二首》(我爱这土地 雨巷)教案.pdf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口语交际《即兴演讲》教案.pdf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口语交际《演讲》教案.pdf
- 第一单元离骚导学案1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pdf
- 初中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综合探究三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看中国的地位与作用教案.pdf
- 第一单元登高2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pdf
- 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2.3.2 五四运动教案.pdf
- 第一单元国殇_6 学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上册.pdf
- 高教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16课《文学的趣味》教案.pdf
- 第一单元课文古代诗词诵读氓23 教案 (中职专用)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pdf
- 第一单元 主题活动三 学校中遵守规则情况调查 教案.pdf
- 第13课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pdf
- 第13课五四运动 导学案(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