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材料(精选18篇).docxVIP

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材料(精选18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时代好少年优秀事迹材料(精选18篇)

林晓晴是某市实验中学初二(3)班的学生,今年14岁。这个扎着马尾、总挂着笑意的女孩,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从照顾生病的奶奶到帮扶班级里的留守儿童,从推广社区垃圾分类到发明实用的小创造,她像一颗温暖的小太阳,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光。

去年春天,晓晴的奶奶突发心梗住院。父母工作忙碌,她主动承担起照顾奶奶的责任。每天清晨五点半,她就轻手轻脚起床,用电饭煲熬好小米粥,切好奶奶爱吃的酱菜,装在保温桶里。七点前赶到医院,先帮奶奶擦脸、翻身,再把粥吹凉了一勺勺喂下。放学后,她带着作业坐在奶奶病床边,一边写题一边留意输液瓶的刻度,护士都说:“这孙女比我们还细心。”奶奶住院28天,晓晴没请过一天假,没落下一次作业。有天晚上下大雨,她打着伞跑了两站路去买奶奶念叨的糖糕,回到医院时裤脚全湿了,却笑着说:“奶奶,趁热吃,可甜了。”奶奶出院后身体虚弱,晓晴又学会了做清蒸鱼、山药羹这些易消化的菜,周末还陪奶奶在小区里慢慢散步,给她讲学校里的趣事。邻居张阿姨常说:“晓晴这孩子,比贴心小棉袄还暖。”

在学校,晓晴是老师眼里的“小帮手”,同学心中的“小太阳”。初一时,她发现班上留守儿童王浩总是趴在课桌上发呆,数学作业错得一塌糊涂。原来王浩的父母在外地打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他没人辅导功课,渐渐失去了学习信心。晓晴找到班主任:“老师,我想和王浩组个学习对子,每天放学留半小时给他讲题。”从此,教室最后一排的课桌成了“小课堂”。王浩计算总出错,晓晴就用扑克牌和他玩“24点”游戏;遇到应用题理解困难,她就拿铅笔、橡皮当道具,边摆边讲。有次讲到“相遇问题”,王浩急得直挠头,晓晴灵机一动,拉着他在走廊里模拟:“你当甲,我当乙,同时出发,我走得快,你走得慢,咱们什么时候能碰到?”跑了两圈后,王浩拍着脑门笑:“哦,原来就是两人走的路加起来等于总路程!”三个月后,王浩的数学成绩从58分提到了89分,脸上也有了笑容。他在作文里写道:“晓晴姐像一束光,照进了我心里。”

作为班长,晓晴不仅自己成绩优异(连续三个学期年级前十),更带动全班向上。她发起“图书漂流角”,把自己的课外书捐出来,还组织同学轮流分享读书笔记;运动会前,班上男生不愿练接力赛,她带着女生先练,用“女生队VS男生队”的友谊赛激发出大家的斗志;元旦联欢时,她发现转学生小悦躲在角落,就拉着她一起排小品,最后两人表演的《同桌的你》逗得全班大笑,小悦第一次在班级里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班主任李老师说:“晓晴不是用班长的身份管大家,而是用真心换真心。”

周末和假期,晓晴的身影总出现在社区里。去年夏天,社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她主动申请当志愿者。为了让居民看懂分类标准,她用彩笔绘制了“垃圾回家图”:厨余垃圾画成带着菜叶的小房子,可回收物画成戴眼镜的小博士,有害垃圾画成举着警示牌的小卫士。她还跟着保洁阿姨学分类,发现很多老人分不清“大骨头”和“小骨头”(大骨头属于其他垃圾,小骨头是厨余垃圾),就编了顺口溜:“猪能吃的是厨余,猪不吃的其他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能卖钱的可回收。”带着几个小朋友在小区广场边跳边念,老人们跟着笑:“这丫头,比说明书好记多了!”三个月下来,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从45%提升到82%,她设计的宣传画还被街道选为范本。

晓晴的公益心不止于此。每个月的第二个周六,她都会去阳光养老院陪老人。86岁的陈奶奶视力不好,她就读报纸给奶奶听,从天气到新闻,读到有趣的事两人一起笑;78岁的张爷爷爱听京剧,她就用手机搜《智取威虎山》,一句句教爷爷唱;看到老人们用手机不太顺,她编了“手机小课堂”:怎么视频通话、怎么看天气预报、怎么用健康码。疫情期间,社区封控管理,她和父母一起组建“爱心配送队”,帮独居老人买菜送药。有次给92岁的周爷爷送菜,爷爷拉着她的手说:“丫头,你比我亲孙女还亲。”晓晴红着眼眶说:“爷爷,我就是您的孙女。”

除了热心公益,晓晴还是个爱动脑、爱动手的“小创客”。去年冬天,她自己丢了三次钥匙,每次都急得直哭。她想:“要是钥匙能提醒主人就好了!”于是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科技社团,跟着老师学编程和电子电路。她用旧手机的零件做了个“防丢钥匙扣”:钥匙扣里装着微型定位器,和手机APP绑定,当钥匙离手机超过5米,手机就会发出警报。第一次试验时,她故意把钥匙放在客厅,自己走到卧室,警报声“滴滴”响起,她高兴得跳起来。后来她改进了外观,用彩色树脂封装,还送给邻居阿姨。阿姨笑着说:“有了这小玩意儿,我这记性差的人再也不怕丢钥匙了!”这个小发明在市青少年科技大赛上拿了二等奖,晓晴说:“我还要再升级,加个手电筒功能,晚上找钥匙更方便。”

晓晴的兴趣爱好很广。她从小跟着爷爷学书法,每天写完作业都要练半小时,纸用完了就在旧报纸上写,笔用秃了就削尖再用。去年参加区里的“墨香少年”书法比赛,她写的“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