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碑帖解析:读懂《胆巴碑》的“前世今生”演讲人
碑帖解析:读懂《胆巴碑》的“前世今生”01创作实践:从“临帖”到“创作”的“进阶之路”02技法精讲:拆解《胆巴碑》的“用笔-结体-章法”密码03文化拓展:《胆巴碑》背后的“书法与文化”04目录
2025小学书法软笔楷书赵孟頫胆巴碑高阶课件
引言:为何选择《胆巴碑》作为小学高阶楷书教材?
作为深耕书法教育十余年的一线教师,我常被家长和同行问及:“小学生软笔楷书进阶阶段,选哪本碑帖最适合?”我的答案始终指向赵孟頫的《胆巴碑》。这不仅因为赵孟頫是“楷书四大家”中唯一跨越宋、元两朝的全才书家,更因《胆巴碑》本身是“赵体”楷书的巅峰之作——其用笔精到而不刻板,结体端稳又富变化,既符合楷书“法度”的核心要求,又蕴含文人书法的灵动气韵,恰好能衔接小学低阶“基础笔法训练”与高阶“风格化创作”的学习需求。
记得去年带六年级学生临《胆巴碑》时,有个男孩曾问我:“老师,这字比我们之前练的颜体、欧体‘软’,是不是不好?”我指着碑中“之”字的捺脚说:“你看这一笔,起笔藏锋如锥画沙,行笔渐提如千里阵云,收笔重按如高山坠石——看似柔和,实则每一步都有筋骨。”他后来在作业里写道:“原来赵孟頫的字不是软,是‘外柔内刚’,像妈妈织的毛衣,针脚密却摸起来软乎乎的。”这让我更确信:《胆巴碑》不仅是技法范本,更是理解“中国美学含蓄之美”的文化载体。接下来,我将从碑帖解析、技法精讲、创作实践、文化拓展四大模块展开,系统构建这堂高阶课件。
01碑帖解析:读懂《胆巴碑》的“前世今生”
碑帖解析:读懂《胆巴碑》的“前世今生”要写好《胆巴碑》,必先读懂它的“来龙去脉”。这就像交朋友,知道对方的成长背景、性格特质,才能真正理解其言行举止。
1赵孟頫:跨越时代的“书法通才”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出身南宋宗室却入元为官,被忽必烈称为“神仙中人”;诗文书画音律皆精,元人评其“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但对书法教育而言,他的三大贡献尤为重要:12“楷书新范式”的建立:颜体雄浑、柳体劲健、欧体险峻,而赵体以“中和之美”独树一帜——既保留唐楷的严谨结构,又融入行书的流畅笔意,使楷书从“刻板工稳”走向“生动可赏”,更符合现代审美对“实用与艺术结合”的需求。3“复古”主张的实践:针对宋末书法“尚意”导致的法度松散,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书法亦然”,主张师法晋唐,尤其对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笔法进行系统传承与创新。《胆巴碑》中“横画起笔斜切如《兰亭序》,捺脚波磔似《圣教序》”,正是这一主张的具体体现。
1赵孟頫:跨越时代的“书法通才”“平民化”的书法普及:赵孟頫一生写经、题跋无数,作品多为实用文体(如碑文、信札),且笔法清晰易辨,极适合作为入门到进阶的教材。我曾对比过他的《三门记》《妙严寺记》《胆巴碑》,发现《胆巴碑》的单字大小更统一(约4-5厘米),笔画粗细变化更规律,对小学生控笔能力的提升最友好。
2《胆巴碑》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胆巴碑》全称《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书于元延祐三年(1316年),时年赵孟頫63岁,正是“人书俱老”的黄金期。此碑为纪念藏传佛教帝师胆巴而作,内容庄重,书风却“严整中见灵动”,具体特色可从三方面把握:
时代背景的投射:元代是多民族文化交融期,《胆巴碑》的结体吸收了部分北魏碑刻的宽博(如“国”字外框),又保留了晋人书法的秀逸(如“清”字三点水的呼应),这种“融合”恰是赵孟頫“博采众长”艺术观的体现。
视觉风格的平衡:横向看,全碑200余字,无一字歪斜,每列字距约0.5厘米,行距约1厘米,整体如“列队的士兵,整齐而有生气”;纵向看,单字中宫收紧(如“中”字竖画直贯到底),左右伸展(如“之”字捺脚开张),符合“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美学原则。我曾让学生用透明方格纸覆盖碑帖测量,发现80%的字重心在方格中心偏上2毫米处,这种“微微上提”的设计,正是赵孟頫避免“呆笨”的巧妙之处。
2《胆巴碑》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色技法难度的梯度:对比赵孟頫早期作品《玄妙观重修三门记》(50岁),《胆巴碑》的起收笔更含蓄(如横画起笔从“斜切”变为“轻顿”),转折处更圆融(如“口”字右下转折由“方折”变为“圆转”),提按节奏更丰富(如“心”字卧钩,从“轻入-渐按-缓提”的三段式变为“轻入-重按-急提”的五段式)。这种“进阶式”的技法呈现,正好匹配小学生从“基础控笔”到“细节精雕”的学习需求。
02技法精讲:拆解《胆巴碑》的“用笔-结体-章法”密码
技法精讲:拆解《胆巴碑》的“用笔-结体-章法”密码如果说碑帖解析是“认识碑帖”,那么技法精讲就是“拆解碑帖”——像解剖一朵花,先看花瓣的形状,再研究花蕊的结构,最后理解根脉的走向。
1用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