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浮燥(zào)????????龟裂(jūn)?????????彗星(hùi)???????销声匿迹(xiāo)

B.瞭望(liào)????????颠簸(bǒ)?????????拙劣(zhuō)?????不修边幅(fú)

C.狩猎(shǒu)??????抉择(jué)?????????苍劲(jìng)???????阳奉阴为(wéi)

D.辐射(fú)??????????窜掇(cuān)??????霎时(chà)????????震耳欲聋(zhè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颗雪粒,只不过是一滴融化的水,些许阳光的照耀,就会蒸发消融得______。可是,雪落在雪里就不同了,其他雪粒,可以是自己的土壤,自己也可以是其他雪粒的______。可以塑成宫殿,也可以融化成雪河______草木。总之,雪落进雪里,就成就了另外一个更______、更有力量的自己。

A.无影无踪???床铺???滋养???广阔 B.无边无际???温床???滋养???博大

C.无边无际???床铺???灌溉???广阔 D.无影无踪???温床???灌溉???博大

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子是中华民族理想而现实、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②两千多年来,君子,被当作一把标尺,用来衡量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高度。③今天,我们倡扬君子文化,用君子的标准提升人生境界,促进社会和谐,最重要的仍然是两个合一:一是知行合一,既要践行做君子的要求,更要明了做君子的道理;二是情境合一,每个人要有做君子的情怀,整个社会要有褒奖君子的环境。

A.第①句中,句子的主干是“君子是形象”。

B.第②句中,“一把”是量词,“衡量”是动词,“精神”是形容词。

C.第③句中,“人生境界”“最重要”“整个社会”三个短语类型都相同。

D.第③句中,画线句应该改为“既要明了做君子的道理,更要践行做君子的要求”。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归类梳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

B.“石”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C.《经典常谈》可看作朱自清的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其语言流利畅达,引人入胜。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丽达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在《斯巴达克斯》的启发下,投身前线、走进革命征程的。

5.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甲】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乙】

山中寡妇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①衣衫鬓发焦。

桑柘②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③。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注释】①麻苎(zhù):即苎麻。②柘:树木名,叶子可以喂蚕。③征苗:征收农业税。

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的外貌描写表现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辛;乙诗的外貌描写展现了山中寡妇物质的贫困和生存的艰辛。

B.甲诗多用对比,如卖炭翁的沉重和权贵爪牙的轻慢、卖炭翁的期待和现实等对比,让读者直观感受“宫市”的不公,达到讽喻的目的。

C.乙诗以小见大,通过写山中寡妇的遭遇,刻画了洪涝灾害和苛政下的民生图景,揭露了封建的腐朽,也达到了讽喻的效果。

D.甲诗中的“充”字,用中性动词掩盖暴力掠夺的实质,更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乙诗中的“犹”“尚”,强化了剥削的无理和蛮横。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6.古诗文默写。

(1)求之不得,______。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

(4)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现乐观的心态、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7.且读且思。

我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阅读《水浒传》时,对鲁智深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7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