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煤炭销售合作协议条款设计规范
作为在能源贸易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从业者,我深知一份规范的煤炭销售合作协议对合作双方的意义——它不仅是交易的“说明书”,更是风险的“防火墙”。这些年见过太多因条款模糊引发的纠纷:有的因为质量标准没写清,买方收到煤后发现灰分超标却无据可依;有的因为付款时间不明确,卖方垫资数月收不回钱;甚至还有因为“不可抗力”定义太笼统,一方用“市场不好”当借口毁约……这些教训让我明白:煤炭销售合作协议的条款设计,必须像雕刻工艺品一样,把每个细节都磨到位。
一、基础条款:搭建合作的“四梁八柱”
任何合作的起点,都是明确“和谁合作、做什么、做多久”。基础条款看似简单,却是整个协议的根基,稍有疏漏就可能引发后续争议。
1.1合作主体:先把“身份”验清楚
煤炭属于特殊商品,销售链条涉及煤矿、贸易商、终端用户等多类主体,合作前必须严格核查对方资质。比如,煤矿方要查验其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若为生产企业);贸易商需核查营业执照中的“煤炭经营”经营范围(部分地区已取消审批,但仍需关注当地政策);终端用户则要确认其用煤资质(如电厂的发电许可证)。我曾见过某贸易公司与无资质的“皮包公司”合作,对方收了预付款后卷款跑路,最终只能自认损失。因此,协议中必须明确双方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并附上加盖公章的资质文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这是最基础的“身份认证”。
1.2合作范围:把“做什么”写进“说明书”
合作范围要具体到“煤种、数量、用途”三个维度。煤种需明确是动力煤(如褐煤、烟煤)还是炼焦煤,甚至细化到具体热值(如5500大卡/千克)、挥发分等指标;数量要注明总量(如年度100万吨)、分批次交付量(如每月10万吨);用途需标注是用于发电、炼钢还是化工,因为不同用途对煤炭质量的要求差异极大(比如炼焦煤对粘结指数要求高,动力煤更关注热值)。我曾处理过一个案例:买方要求“优质动力煤”,卖方按5000大卡发货,买方却以“电厂需要5500大卡”为由拒付,就是因为“优质”没有量化。所以条款里必须用数据说话,避免“优质”“合格”等模糊表述。
1.3合作期限:给合作上道“时间锁”
合作期限需明确起止时间(如“自协议生效之日起12个月”),并约定续约条件。特别要注意“自动续约”条款——有的协议写“到期后未书面提出终止则自动续约”,这可能让一方陷入长期绑定;也有的没写续约流程,到期后双方因价格分歧谈不拢,导致供应中断。合理的设计是:约定“期限届满前30日,双方可协商续约,若未达成一致则终止;若到期后仍实际履行,视为按原条款续期3个月”,既留足协商空间,又避免突发中断。
二、核心条款:锚定交易的“利益天平”
基础条款搭好框架后,核心条款就是交易的“灵魂”,直接关系双方的钱袋子。这部分要围绕“质量、价格、交付”三个关键词,把“怎么验煤、怎么定价、怎么交货”讲得明明白白。
2.1质量标准:用数据画好“验收线”
煤炭质量是买卖双方最容易扯皮的环节。条款中必须明确“检测指标、检测机构、异议处理”三步流程。
检测指标:常见的有热值(大卡/千克)、灰分(%)、硫分(%)、水分(%)等。比如动力煤常用“收到基低位发热量≥5500大卡,干燥基灰分≤15%,全硫≤1%”;炼焦煤则要加粘结指数(G值≥80)、胶质层厚度(Y值≥15mm)等。
检测机构:建议约定“装货港由卖方委托有CMA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卸货港由买方委托同一机构复检”,避免双方各自检测结果差异大。我遇到过卖方用自有实验室检测,买方怀疑“自己测自己”不公正,最后闹到法院的案例。
异议处理:必须规定“买方需在卸货后48小时内书面提出质量异议,并提供复检报告;若双方对结果有争议,由共同指定的更高资质机构仲裁,费用由责任方承担”。曾有买方拖了半个月才说煤质量差,卖方以“超期未提出”为由拒绝赔偿,最终买方败诉,就是因为条款里明确了异议期。
2.2价格机制:给波动上道“稳定器”
煤炭价格受市场供需、政策(如保供稳价)、国际煤价等因素影响大,固定价格容易让一方“受伤”,动态调价更合理。常见的设计有三种:
基准价+浮动调整:以某指数(如CCI5500动力煤价格指数)为基准价,约定“若热值每增减100大卡,价格增减10元/吨;灰分每超1%,扣减5元/吨”。这种方式把质量与价格直接挂钩,避免“质次价高”。
月度调价:约定“每月25日根据当月指数均值调整下月价格,双方需在5日内确认”。适合长期合作,能对冲市场波动风险。
保底价+分成:针对稀缺煤种(如低硫主焦煤),可约定“基础价500元/吨,若市场成交价超过800元/吨,超出部分按卖方60%、买方40%分成”。这种方式让双方共享涨价收益,合作更紧密。
2.3交付流程:把“货权转移”讲清楚
交付是“货”与“钱”的交接点,必须明确“时间、地点、责任”。
时间节点:装货港以“船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