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情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罗杰斯

观點:

①個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②倡导“非指导教學”模式;

③人本主义學习理论代表人;

④创立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為来访者发明無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气氛)。

二、裴斯泰洛齐

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

观點:

①主张教育遵照自然,使小朋友自然发展;

②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主张;

③倡导情感教育,愛的教育;

④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⑤個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⑥形式教育论代表人(认為教學的重要任务是发展學生的智力)。

三、克伯屈

观點:

①活動中心課程论(主张一切學习都来自于經验,而學习就是經验的改造或改组);

②创设设计教學法。

四、桑代克

著作:《教育心理學》

观點:

①教育心理學之父;

②尝试—錯误說代表人(认為學习的過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結的過程,联結是通過盲目尝试—逐渐減少錯误—再尝试而形成的);

③迁移的共同要素說代表人(认為只有當學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學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學习,即才會产生學习的迁移)。

五、维果斯基

观點:

①建构主义學习理论代表人;

②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辨别了低级与高级两种心理机能;

③提出心剪发展观;

④倡导内化學說;

⑤提出近来发展区這一重要概念;

⑥倡导支架式教學。

六、布鲁姆

观點:

①提出掌握學习理论体系;

②把教學目的分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動作技能领域。

七、班杜拉

观點:

①提出德育社會模仿模式;

②观测學习。将其详细過程分為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再現過程——動机過程;

③提出動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為成败經验是影响個人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原因。

以上是教師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點人物總結,最终,但愿大家在今年的教師资格考试中都能杰出发挥,获得理想的成绩!

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學之父——《教育心理學》

2.1924、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3.劳伦兹——印刻現象——关键期的发現

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覺動作阶段、前运算阶段、详细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

6.布卢姆——掌握學习

7.桑代克——试误學习论——饿猫的试验

8.巴甫洛夫——經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试验

9.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试验

10.奥苏伯尔将學习動机辨别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1.行為主义學习论――强化论

12.馬斯洛――需要层次论

13.维纳――動机的归因理论

14.阿特金森――成就動机理论

15、奥苏伯尔――认知构造迁移论

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17、加裏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這是對心智技能最早進行的系统研究。

18、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段论:认知阶段、联結阶段、自動化阶段。

19、福勒和布朗――将教師成長划分為三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學生阶段。

20、波斯纳――教師成長=經验+反思。

21.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

22、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說

23、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0岁此前是他律道德,10岁後来是自律道德。

2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25、班杜拉――楷模示范

26.斯金纳——程序性教學

27.加涅——信息加工學习论

28.苛勒——完形顿悟說——黑猩猩吃香蕉的试验

29.布鲁纳——认知发現學习

30、贾德――經验类化說

31、格式塔心理學家――关系转化說

32、耶克斯、多德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形曲线)

33、艾裏斯——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

34.奥苏伯尔——故意义接受學习论——先行组织者

35.维果斯基——近来发展区

36.埃裏克森——人格发展理论——8個阶段

37.加涅——學习层次分类和學习成果分类

38.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

39.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

40、雅各布松――全身松弛训练

41、沃尔朴――系统脱敏法

42、布卢姆――掌握學习——将教學目的分為认知目的、情感目的、動作技能目的。

43、戴尔――經验锥形图

44、罗森塔尔――“皮革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師期望反应”。

教師资格证超全102個教育學心理學人物考點归纳(全)

-11-0719:09好過教育

一、中国萌芽時期

1、孔子

教育對象,有教無类。

教育作用,社會功能和個体功能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教育過程:學思行相結合。

教育内容:诗、書、礼、易、乐、春秋;偏重社會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動。

教學原则与措施: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學思行結合。

2、孟子

性善论

内发论(個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文档评论(0)

知识海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知识海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